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七屆 發展遲緩兒親子讀書會之親職教育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簡美宜(國立嘉義大學副教授)
林家蕙(國立嘉義大學碩專班研究生)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採質性的研究,以探究發展遲緩兒經過親子讀書會實施四個月後,發展遲緩兒家長的親職教育方案的可行性?親子讀書會實際運作歷程及效益?及親職角色的增能效果?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以任職的園所之發展遲緩兒及其家長為研究對象,共有六對親子參加,其基本資料列表如下:
(一)研究樣本之基本資料

attachments/200905/6001808258.jpg
(二)收集資料歷程包含:前導研究、正式研究。
(三)研究資料內容涵蓋:(1)家庭訪談紀錄;(2)親子讀書會教案;(3)教學省思;(4)團體紀錄。

三、研究結果發現歸納如下:

一、結論
(一)發展遲緩兒親子讀書會是協助發展遲緩幼兒親職教育的可行方案。

1. 正式研究出席率100%相較於前導研究出席率50%明顯提高很多,可見得前導研究有助於團體關係的建立及默契的養成。
2. P2每次常因擔任家中經濟重任而常有時間壓力,卻能每次必到,足見P2對此活動的需求及重視。
3. 個案C3流失的原因是家中遭逢劇變(喪父)需要解決立即性的經濟問題而放棄孩子的教育,值得社會福利支持系統的再探討。
4. 個案C6流失的原因是因父母親無法接受孩子發展遲緩的事實而將孩子轉學,值得相關當局深思如何顧及孩子權益。


(二)發展遲緩兒親子讀書會之實際運作歷程及效益:
1. 在親子讀書會的前導研究中發現-
(1)在團體方面:
在前導研究階段發現家長和老師都屬於試水溫階段,家長請假率高、對團體不信任;隔代教養的問題攤開在團體中卻不知如何善後。
(2)在家長方面:
顯示出家長的需要:不知如何引導孩子語言發展;不知如何教養小孩;醫療系統的語言治療安排不易,治療時間太短,交通不便,無法從中學習教導方法。
(3)在團體領導者方面:
團體領導者如何設計成員所需要的課程活動是一大考驗,資料的蒐集困難也是原因之一。
(4)在幼兒方面:
孩子一聽說要聽故事很樂意的進入情況;靠在媽媽懷裡聽故事
情緒很安定;很喜歡重複閱讀讀書會讀過的童書;透過童書孩子很容易了解因果、前後、左右等語言治療的課程內容。
2. 在中途退出研究的個案中發現-
(1) P6的父母皆為高學歷教育背景,且母親有護理背景,卻因無法接受孩子的發展遲緩狀況而轉學,值得社會福利單位檢視對發展遲緩而家長的支持系統。
(2) P4家庭遭逢劇變(喪夫),因經濟問題退出,犧牲孩子教育。值得社會福利系統探討突遭變故家庭的支持系統。
3. 善用團體的助力-
(1) 利用團體來引導家長參與聯合評估。
(2) 在團體中發放補助款的請領時,對家長帶孩子參與聯合評估鑑定也會是一種趨力。
(3) 分組討論協助澄清教養觀念。
(4) 團體成員有正式發問的時間,能解除心中疑惑。
(5) 同質團體成員的經驗彌足珍貴。
(6) 情緒支持、教養觀念澄清。
4. 非正式團體的力量
      (1).團體討論時間不足時非正式團體可以互補。
(2)非正式團體的力量也發揮在資源的分享上。
(3)好像找到了同類的朋友。
5. 團體的阻力:
(1)思考、行為距離的壓力。
(2)時間也是一種壓力。

(三)親子共舞,美麗人生-親子讀書會的美
1.挨在媽媽身旁上課,情緒穩定不少。
2.親子共讀增進親子互動品質。
3.老師和家長透過團體互動歷程能更清晰看到問題,更有效的解決問題。
4.讀書會時親子表現出來的行為更是診斷教養問題的好機會。
5.媽媽是否共讀是發展遲緩兒是否閱讀的關鍵因素。

(四)破繭而出,幻化彩蝶-媽媽的成長-
1. 如何為孩子說故事、選書?
(1)讀書會上P1像海綿一樣的強力吸收選書的原則。
(2)P1能說出很多說故事的方法。
(3)P1在生活中努力實踐所學到的親子共讀方法:包括重複共讀、生活中練習童書中句子、在生活中體驗童書中情節、積極訂定練習目標。
2. 教養觀念的成長:
(1) 積極早療,等待成長。
(2) 「愛之深責之切」的省思。
(3) 找到愛孩子的方法。
(4) 找到了屬於自己孩子最好的教養方式。
3. 社會資源的應用
以P1為例,真正應用的也只有早療中心、幼稚園、其他同質家長,因為每天的治療已經疲於奔命了。

二、建議
(一) 發展遲緩兒的評估應包含醫療體系、教育體系、家庭體系三方面,避免低估孩子的能力,或未能真正診斷孩子的問題,影響療育計畫的擬定。
(二)對家庭突遭變故或生存機會遭受威脅之社會邊緣家庭之發展遲緩幼兒應主動給予援助,避免雪上加霜,將來付出的社會成本恐怕更大。
(三)「以家庭為中心」的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計畫取向將是最合乎人性、最合乎需求、最經濟省力的方式。
(四)發展遲緩幼兒的教育工作絕對不是只針對幼兒一環,親職教育更是追本溯源的重要工作。
(五)幼托園(所)是發展遲緩兒家庭重要的窗口,缺少此一窗口絕非完善的早期療育計畫,政府單位應多於鼓勵、輔導其專業能力,切勿將其稟除在外,畫地自限。
(六)親子讀書會或親子閱讀活動應該長期的在鄉鎮及偏遠地區推展,提供更多的社會資源,讓發展遲緩幼兒家庭得以運用。
(七)發展遲緩兒的親職教育應以連續幾次的成長團體方式辦理,其效果優於親職教育講座。
(八)推廣簡單易為的親子互動方式,家長並非專業人士,讀書會進行時勿使用高深、繁複的技巧,以免曲高和寡,窒礙難行,影響家庭療育工作。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