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21屆 放心交給父親吧!父親與母親於聽語教學及行為技巧學習之縱貫性研究 Father backs you up!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aural-oral intervention skills between father and mother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放心交給父親吧!父親與母親於聽語教學及行為技巧學習之縱貫性研究

Father backs you up!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aural-oral intervention skills between father and mother

林堂智*、陳姵樺

Tang-Zhi Lim* , Pei-Hua Chen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Children’s Hearing Foundation

背景與目的:有別於過去父親被賦予養家餬口的刻板角色,現今已有不少研究發現父親參與親職活動的人數,相較於過往有顯著提升,即說明父親不再只是親職旁觀者,而是實際參與親職活動的參與者。再者,亦有相當多研究證實父親參與親職活動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身心狀態及學業成就。不過,由於過去對於孩子主要照顧者的性別刻板印象,尤其是擁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使得父親鮮少出現於探討親職活動相關研究的範疇中。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介入哲學而言,家長日常觀察的能力、家長參與度與介入所習得之技巧應用對孩子的發展是有所助益的,然而目前的研究多偏重於針對母親進行探討。討論父親與母親在應用介入技巧與親子互動的學習狀態與表現差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討比較分別以父親或母親擔任聽損個案之主要語言輸入者,在聽語教學及行為技巧學習進程是否有所差異。

方法:研究樣本取自參與聽語介入單位,分別以父親或母親擔任主要語言輸入者之個案共10名。參與研究家庭之聽損兒童優耳聽損程度為中度至極重度,除了聽力損失之外,並無伴隨其他障礙類別,平均生理月齡為55.20SD = 19.58)個月。不論是家長或是個案,皆以中文為主要溝通語言。為降低潛在因素造成的結果偏誤,根據父親為主要語言輸入者(5名)之個案生理年齡、聽損程度及介入時長,與以母親為主要語言輸入者之個案(5名)進行匹配,進而針對其兩組家長於聽語介入技巧及行為之學習進程分析。研究採用家長教學及行為技巧量表(5點量表),分別針對(1)語言使用(2)目標活動設定(3)管理及應對技巧(4)親子互動(5)情緒及行為互動技巧(6)指示性行為等六個項目,由個案之治療師針對以上項目,觀察家長於3個時間點之表現進行評分,分別為基準點、追蹤點1(於基準點3個月後)與追蹤點2(於基準點6個月後)。資料以曼-惠特尼U檢驗分析以父親或母親為主要語言輸入者於不同項目的進步幅度,即父親與母親在基準點至時間點1、基準點至時間點2與時間點1至時間點2之間的進步幅度差異進行討論。

結果:結果顯示,僅有情緒及行為互動技巧項目(U = 3.00, p < .05),父親(+1.4分)於追蹤點1與追蹤點2的進步幅度顯著大於母親(-.02分)。其餘的項目,不論是父親或是母親擔任孩子的主要語言輸入者,兩者在各項技巧之進步幅度並未達顯著差異(ps > .05)。雖父親於各項目技巧於不同時間點的進步幅度未達顯著,但父親於各項技巧的表現隨著時間的推進有所提升,尤其在追蹤點1至追蹤點2的增加幅度最大(自+1.2+4.2分)。然而,此趨勢並未出現在母親於各項技巧表現的評分上。

討論:父親在聽語介入課程的學習中,在情緒及行為互動技巧項目進步的幅度較母親顯著來得大,其餘的項目技巧中並未發現有進步幅度上的差異。另方面,相較於母親,父親在各教學及行為技巧的表現會隨著參與聽語介入時間的推進而有所提升,即顯示父親參與聽語介入課程對其在聽語教學技巧及親子互動之能力是有所助益的;然而,此趨勢並未出現在母親的表現上。其可能原因為母親在各項目的起始分數皆較高,因而使得其進步幅度較難以被偵測。最後,雖本研究之樣本數較少,但就分析結果而言,父親能透過系統性聽語介入課程的訓練,使其成為促進聽損孩子語言發展的潛力候選語言輸入者。

關鍵字:早期療育、聽損療育、家長效能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