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21屆 讓愛飛翔:寄養父母協助寄養童參與早療服務之個案研究 Let Love Fly : A Case Study of How Foster Parents Engage Their Children in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Services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讓愛飛翔:寄養父母協助寄養童參與早療服務之個案研究

Let Love Fly A Case Study of How Foster Parents Engage Their Children in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Services  

孫皎容1*陳蓁蓁2

Chiao-Jung Sun1*Chen-Chen Chen2

1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彰化分事務所2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

1Changhua Branch Office ,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2Changhua County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背景與目的:寄養安置服務屬於兒童少年福利服務中的替代性服務,指將兒童少年有期限及計畫性的帶離原生家庭並給予家庭式照顧服務,在國內,當兒童的原生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父母因嚴重疏忽、虐待等因素暫時不適任親職,致兒童得不到適當保護與照顧,寄養服務即是讓兒童暫時離開原生家庭,由寄養父母給予妥善的照顧,因此寄養安置是一種暫時性的替代性照顧。當寄養童經兒童發展暨心理評估確實有發展遲緩現象時,如何調整寄養家庭生活環境並增加個人、家庭和團體之間的社會功能是早期療育社會工作的服務目標。

方法:本個案之寄養家庭型態屬小家庭,寄養父母正值空巢期家庭發展階段,寄養童屬於動作、語言、認知、社會情緒發展遲緩的孩子,年幼未入學,寄養父親為運輸業從業人員,寄養母親以照顧寄養童為主。本研究透過家庭訪視、提供親子療育、親子體驗活動以會談進行內容分析。

結果:作息本位晤談建構出家庭生態圖,可以看出寄養家庭的非正式支持(娘家親戚朋友、在外地工作的成年兒女)、正式支持(縣政府兒童保護服務、家扶寄養、早療服務、醫療院所)及居間支持。研究者評估寄養童處於與原生家庭分離的內在壓力以及住進寄養家庭面對轉換的外在環境的雙重壓力,寄養母親面對無依附安全感的寄養童給予全心全意的個別照顧,在寄養童被支持、接納後,寄養社工與寄養父母共同完成寄養童心理健康檢核表並安排寄養童至醫院發展評估後,接續進行物理、職能及語言個別治療,寄養家庭在寄養童對人信任感明顯提升後,寄養父母空閒之餘就帶寄養童一同外出購物、到親友家、至鄰近公園玩,拓展寄養童的生活經驗,增其人際探索,多元化生活樣貌,增強寄養童的互動回饋,同時由早療社工安排親子物理、職能、語言團課,透過寄養母親及另一名年幼寄養童陪伴並協同寄養童參與療育課程,提高寄養童學習動機,更願意探索並在生活中對指令可以清楚了解,寄養童自身表達及情緒需求上詞彙較不足,以仿說為主,人際互動適應力上受安全感不足及語言遲緩而容易暫停手中任務,社工持續邀請寄養家庭帶寄養童參加親子體驗活動,讓寄養童的生活從社區療育產生歸屬感,連結不同型態的網絡活動增進寄養家庭提升對寄養童的表達性支持,歷經半年後,寄養童已能適應寄養家庭生活,進食量增加,對外出感到期待,生活作息穩定,半夜不會驚醒,對人信任感提升,引導下能打招呼,仿說對話練習句型增加,情緒恢復快速穩定,走路步伐亦穩定。

結論:寄養服務的家庭式照顧型態,使得寄養父母必須開放部分家庭系統並且全心投入寄養童身心照顧,這種心理深層來往互動模式,日積月累形成了寄養父母與寄養童彼此的情感連結,當寄養父母投入大量心力並付出許多關愛後,寄養童接受早期療育服務在早期介入強調家庭支持,以家庭為中心包含接近家庭、和家庭討論關切議題、作息歷程、預期成效、參與目標。當研究者給予寄養父母在家庭需求的具體支持,就能架構出家庭服務往前邁進的方向和動力,讓慢飛天使在愛中飛翔。

關鍵字:寄養服務、以家庭為中心、作息本位、早期療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