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棕櫚獎

第一屆早療棕櫚獎-林幸君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我在早期療育工作上的感想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林幸君 



從小,每當有機會上台領獎的時刻, 我的父親總是不辭辛勞地在台下幫我留下紀錄。好多年後,我的生活中開始承擔起籌備典禮以及共同喝采的經驗,在投入參與的過程中我才逐漸發現,得獎的意義不在當下的成果,而是想傳達一種精神的 
延續。

這幾年來,在我的工作機會中,我結識了許多的家庭與專業人員,無論是一通電話的問候,或者在刊物上看到家長投稿的分享,甚至勇於站出來捍衛孩子的權益,在每一次的互動中我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使命與責任。

在一個倡導團體中工作,能夠看到服務對象的真實需求,也有機會透視到專業合作過程中的奧妙,甚至在敏察大體系變動的同時,如何將自己的專業角色盡力發揮則是組織給我最大的影響與訓練。

回顧起自己這六年來從一位個管員,擔任主管,承擔個管方案的督導工作,每一步走來都幸運地有生命中的貴人一路提攜,恩師周月清老師啟蒙我對身心障礙家庭的關注,總會的前理事長陳姐給我從論文撰寫中接觸實務領域工作的機會,創會理事長雷太太引導我思索早期療育本土化落實的意義,秘書長惠芳則給了我開放的空間學習去敏察體制下服務規劃的焦點,許多在早期療育界努力的前輩則讓身為晚輩的我們由衷感受到自己的使命,因為辦理活動與執行業務時所結識的在第一線工作伙伴,則在對話中得以激盪出更多繼續努力的方向與想法,或許這就是強調跨專業整合過程中,學習尊重、熱於分享的合作概念。 

每天台北到中壢通勤的路程,維繫兩端地不再僅是相互的打氣與支持,更深層的 
意義在於能夠真誠的分享與鼓勵,我的先生與家人一直都是我很重要的支持,感謝他們無私的體諒與支持,讓我有機會分享到努力的喜悅。我常常想:愛就在投入與同心中開始蔓延,希望我們早療的孩子與家人,以及任何專業人員可以有更多的堅持、努力與相信。 

具體優良事蹟 
1. 自 87 年迄今擔任早期療育相關培訓或研討會共五十一場講師與報告人、回應 
人,分享主題含:早期療育模式建構、個案管理、家庭需求評估與服務計畫、轉銜服務、資源整合等。 

2. 自 88 年起擔任聯合勸募補助身心障礙單位從事早期療育服務方案之區域諮 
詢計畫的帶領人,協助充實第一線社工與專案人員方案執行能力與提升社工專業服務品質。

3. 自 89 年度起擔任台北市早期療育個案管理方案督導。 

4. 擔任 91 年至 93 年度新竹市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委員,協助提供早期療育運 
作模式與資源擴展的建議方向。 

5. 擔任 92 年度新竹市與台南縣政府早期療育通報轉介與個案管理方案審查委 
員。 

6. 擔任 3 個身心障礙團體與機構外聘督導與方案諮詢人員,分享本會推動與執 
行早期療育相關政策的經驗,促成區域資源間專業合作模式的形成。 

7. 88 年與 90 年間參與本會地方協會家長幹部與工作人員至香港與美國考察團,實地參觀早期療育通報轉介、個案管理與療育機構服務提供模式與現況,透過觀 
摩資料彙整過程,作為地方政府推動與規劃早期療育服務模式的規劃依據,並分享教材作為教保人員教育訓練的參考。 

8. 協助完成內政部兒童局所委託「早期療育專業人員職前養成暨在職訓練」研 
究案。

9. 主動提供早期療育實務處遇經驗,協助大專院校社工系、幼教系、特教系、 
兒福所進行專題報告與研究論文的撰寫,並於 90 年擔任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教系學生畢業論文口試委員。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