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棕櫚獎

第五屆早療棕櫚獎-江育惠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江育惠的得獎感言


姓名:江育惠

服務單位:台北縣三芝鄉衛生所

服務年資:8

²具體優良事蹟:

1. 88年進入衛生所工作後,即開始參與兒童早期療育業務,成效卓越,多次在台北縣衛生局業務成績評比前三名,特別是在異常個案轉介,每年約有20位兒童透過篩檢轉介及早獲得治療。

2.主動積極運用資源及建立一套轉介流程,透過各項方式如與托兒所、幼稚園學期合作、利用轄區醫療院所的兒童預防保健門診、社區親子活動、地段訪視等,使得鄉內幼童都能透過各式的篩檢活動與場所,從中獲得良好的健康照護及生長過程問題的早期發現並能持續追蹤。

3.與轄區療育中心或醫療復健中心及社會局等單位,建立聯繫單一窗口服務,對於有需要的民眾提供其最有效性、便利性的健康服務及諮詢;另透過各項親職或師生講座,協助兒童早療問題的認知、資源的認識及親職互動的技巧加強與意見交流。

4.935月於社區主動發現一位何姓緬甸華僑,一則母親國語不熟,二則家中3位小孩最大3歲,最小1歲,都還無法雙腳站立行走及說話,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是從事水電工作的先生;經評估後,便主動聯繫社工單位及醫療機構,安排好交通工具及路線,協助鑑定及後續治療。

5.對於負責業務都能盡責與主動,90年當選台北縣優良護士代表;對於新進同仁也會薪火相傳,將早期療育業務能繼續推廣,並於今年被推選為種子輔導員,協助鄰近衛生所兒童保健等相關業務的指導與問題改進。

6.有鑑於鄉內兒童療育機構不足與不便,於96年接受轄區某托兒所及唐氏症基金會等合作計畫,在衛生所設立一個兒童療育篩檢站,提供鑑定及後續療育服務,並預計9月於社區辦理一場認識兒童療育篩檢園遊會活動,公所也提供經費部分補助,讓鄉民能一起重視與參與。

²得獎感言:

對於這次能獲得早期療育棕櫚獎,內心充滿著驚喜與榮耀,從台北縣開始推動兒童早期療育工作,自己便著手參與執行與規劃,中間對於在早療園地所投入的時間與心力,藉由這次獲獎中得到一種肯定與成就。所以首先感謝台北縣衛生局長官的推薦,也感謝主辦單位對我的肯定,另外也感謝所服務的轄區幼教單位、醫療診所等人員的相互配合與支持。

在我從事早期療育工作這八年內,一直承蒙衛生局長官不餘遺力的重視與推動此項服務,並辦理多項教育訓練與研討會,透過不同的資源管道與篩檢方式,建立起相關的服務流程與通報系統,如與幼教單位學期合作、配合轄區醫療院所的兒童預防保健門診、社區親子活動、地段訪視等,使得鄉內幼童都能透過各式的篩檢量表與活動,從中獲得良好的健康照護關懷,也讓家長一起參與與重視。

其實衛生所在社區的角色除了多項衛生教育的宣導外,另外一個重點就是透過各項篩檢活動達到「早期篩檢、早期診斷與治療」,以兒童療育早期篩檢來說,當發現孩童有發展遲緩現象,經衛生所初篩後如發現有異常個案,便轉介民眾至合約醫療機構做進一步之評估鑑定工作;以北縣為例,950-6歲人口數為245,097人,截至9512底止,共篩檢204,617人,疑似個案數為583人,其中居住於偏遠地區之疑似個案數佔近3成,也由於偏遠地區普遍缺乏醫療資源,有感家長常因路途遙遠及交通不便或經濟因素考量之故,因而延後疑似遲緩孩童就醫時間,所以希望能夠「早療在地化、療育就近化」,讓有需要的孩童獲得更完善的在地療育與醫療資源;而今年北縣衛生局針對此問題辦理免費『早期療育院外評估』活動,服務對象為北縣偏遠地區0-6歲疑似遲緩兒童且尚未接受評估鑑定者,對於療育篩檢里程是一大進步與福音。

     因此,早期療育工作的推動,非單一工作人員所能完成,而是一個團隊一起努力與改進,所以這份榮耀非我一個人專屬,是屬於我服務團隊的每個人,謝謝大家,也期盼我們的努力,讓台灣每位孩童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與學習。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