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棕櫚獎

第五屆早療棕櫚獎-吳道遠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吳道遠的得獎感言


姓名:吳道遠

服務單位: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

服務年資:15

具體優良事蹟:

1.民國818月接任瑞復益智中心主任一職迄今15年。所服務的發展遲緩幼兒數量由當時的數十位到目前的200位幼童。

2.民國811月在當時的主任甘惠忠神父主持下,瑞復早療組借用台南教區聖辣法爾天主堂的幼稚園教室繼續推動早期療育服務。吳神父到任後,有感於發展遲緩幼兒對感覺刺激統整之需求,即於民國82年積極興建感覺統合教室,以促進幼兒身心之發展。

3.由於發展遲緩幼兒案量不斷增加,為使有特殊需要的幼兒都能獲得服務,吳神父全力將漏水的房舍整建成二層樓之校舍,於民國88年竣工使用,並使服務幼兒案量增加至百名幼童。

4.吳神父深知早期療育對發展遲緩幼兒的重要性,所以於民國86年積極承接因政府方案而成立『台南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轉介中心』,期使經由醫療、衛生、教育等層面的介入,增廣服務發展遲緩幼兒的幅度及加強最佳時機介入之效度。又於民國95年承接台南市政府委辦之『台南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轉介暨個案管理中心』,透過個管員的服務,加強對家庭支持服務中「質」的提升。

5.吳神父早諳融合教育對發展遲緩幼兒的正向價值,於民國88年積極推動與台南市示範托兒所之融合教育,幸賴特教老師與幼教老師合作無間,融合教育方能順利推展。爾後吳神父也大力提倡與各托兒所、幼稚園進行融合活動。又於民國91年承接台南市政府委辦之『台南市托育機構兼收發展遲緩兒童巡迴輔導實施計畫』,鼓勵推動各領域之專業人員共同為托兒所內之融合教學而努力,藉此也宣導幼托園所能接納發展遲緩兒童,以擴展教育安置新據點。

6.為推動早期療育業務,吳神父自民國88年迄今,義不容辭地派送中心老師和社工支援參與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聯合評估中心之團隊評估,這也是當時很少縣市的聯評中心所提供之聯合會診服務,由各領域專業人員為發展遲緩兒及其家庭提供療育建議,連結相關社會福利與療育資源。

7.吳神父又諳適切的評量與課程等工具書對特殊需求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故積極推動美國奧勒岡大學出版的『零至三歲嬰幼兒評量、評鑑及課程系統(AEPS 0-3)』之翻譯,此書也因朱曉慧醫師等人全力協助翻譯及當時的早療組長王麗華老師和中心工作同仁的校稿、整理,AEPS 0-3歲中文版方能於民國89年付梓,使特殊幼教之參考工具書更加完備。

得獎感言:

曾經有一隻小老鼠與一頭大象,他們居住在同一塊土地上,因而成為很好的夥伴。大象在為農夫辛勞工作時,小老鼠坐在牠的頭上,對著牠的大耳朵叫說:「加油!我們要一起努力,好嗎?!」有一天,他倆經過一座又高又長的吊橋,小老鼠小心地在大象的旁邊行走著...突然,小老鼠很興奮地說:「真不簡單,我們倆能使這座吊橋搖動,而且搖動得這麼利害!」

在這故事中,那塊土地是台南市的瑞復益智中心,那不怕辛苦的大象是我的同仁,也是瑞復的團隊,而小老鼠則是我本人。

除了感謝上天給予我足夠的信心及健康的身體,能為發展遲緩兒童和身心障礙的朋友及其家人做一些有意義、有幫助的事以外,我要感謝「瑞復益智中心」-這個由學生(包含嬰幼兒與成年人)、家長和工作人員所組成的大家庭-這幾年來它就是我主要的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瑞復的小孩子常常叫我「阿公」或「阿爸」,上天給了我這麼多的子孫,誰不在羨慕著我呢?!瑞復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可說是一所postgraduate school,只不過,我的老師不是有學問的博士,而是瑞復的學生與同仁。

十五年之前,本人加入瑞復的行列時,中心的早期療育組已滿兩歲,是全台灣第一個為發展遲緩嬰幼兒提供服務的地方。在此,我特別要感謝甘惠忠神父:十七年之前,他不但為嬰幼兒早療服務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當時他已強調專業團隊的需要),而且他也在台南市成大醫院的附近-光明街天主堂-為瑞復找到一個很理想的服務地點。有一句諺語:「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同樣它也不是一個人所興建的。我在此特別要提到早療組第一位組長-王麗華小姐,以及在光明街重建新大樓時,必須克服很多困難的那幾位老師。至今,她們仍是勇敢地去面對難題與挑戰的好榜樣。

上述故事中的大象,也就是瑞復工作人員的團隊:各部門的主管、早療老師、社工、治療師、醫師、行政工作人員等,那些在第一線工作者和其他的工作人員。感謝他們為瑞復的孩子和家長無私的付出及快樂的給予。

在此,我還要向「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表示我的謝意。我將這次的表揚,看作是一個不但給我個人,而且也是給予瑞復益智中心早療服務的全體同仁的鼓勵。謝謝!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