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棕櫚獎

第十一屆棕櫚獎【教育】~李嘉芳

作家 / 早療棕梠獎 報導

服務單位: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彰化縣私立聖智啟智中心

早療年資:12年

 

    感謝主,也謝謝聖智啟智中心侯主任的推薦,這獎也屬於一群默默和我一起同工的家長,及曾經服務過的孩子們。

    回想這不長不短的十年裡所遇見的人與事,真的只有感激:在台東被裝備及陪伴的那些年,淑峯老師、乃悅老師總帶著我實際參與服務,不只有技法上的傳授,更兼具心法與態度的養成,當年所經歷及收穫的一切,亦是自己這一路走來所蘊含的能量;還有雖然已在不同領域,卻一樣盡著自己全力的品蓁、芷榆、Claudia,我們常常去的那片海,總是我遇到挫折、難過時,支撐著我繼續前進的一股動力;謝謝研究所指導教授曾世杰老師「柔水雕刀」的叮嚀,以及在我進入機構服務後,一路的鼓勵。

    感謝每一位與眾不同的孩子,在你們身上學到的,總是新而又新:在看不見的孩子身上,我學會用心去看;在聽損的孩子身上,我知道不是只有語音才代表愛;在速度慢的孩子身上,我感受到路邊的花香;而從自傷、傷人的孩子身上,我明白他需要的是與世界溝通的方法……。每一個不同需求、不同反應的孩子,在在提醒我,放慢腳步以聆聽他們,也常反問自己:如果今天易地而處,我會做得比他們好嗎?不正是因為他們的接納,我才有幸和他們同行著嗎?也感謝每一位家長,常常我們愛孩子的心一樣,但往往因為文化、觀念,或是成長背景的不同而有衝突,好在當我們都回到以孩子為中心時,就會有解答,而這樣的來回磨合之間,也讓彼此都能更了解對方,在當中學習接納與自己出發點相同,卻表現方法不同者。

    在機構裡,專業團隊的合作是重要的,感謝這麼些年曾經或一直支援著中心的治療師們,特別謝謝高華璠老師,在我們的衝突中,在跨專業與專業間合作模式的拿捏之間,幫助我看見自己的驕傲、自以為是;還好,在我們間還有一個一直沒有放棄、促成我們和好的江雅雯,謝謝妳們,在彰化能夠一起分享、同行的夥伴。

    更感謝我的家人們,從入機構之初,因為常常看到我手上被抓、被咬的傷,而希望我參加考試、到國小當特教老師的期待,到後來願意理解、接納我所服務者,甚至在有什麼資源或玩具時,總會先想到中心的服務對象們,家人的信任及關心,亦是一直支持著我的力量。

    另外,也要感謝聖智啟智中心的夥伴們,在工作上或生活中給予我的包容、忍耐及體諒,謝謝侯秀玲主任、紫雅、育菁、佩珊、瓊慧、郁惠、文萱及浥苓,有妳們同行,每一天都值得期待及驚喜,當我們聚在一起,也總有許多的可能會發生!

    最後,感謝主,一路走來遇見、相伴的人事物,在當中儘管有生離、有死別,但我們都能學著彼此接納、體貼、服事與成全,在服務的路上,一群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卻能向著一致的方向,也幫助每一個遇見的人往更趨近於幸福的方向去,甚是美好!

優良事蹟:

1.98年9月投入社福機構早療班級,擔任第一線的特教老師,班級成員8位特殊需求早療兒童、1位協同老師,開始社福機構早療服務。

2.99年執行地檢署方案,為早療家庭提供假日到宅服務,以兒童的家庭生態環境為基礎,執行學習目標延伸至家庭生活當中。

3.100年起在中心在職訓練方面擔任講師,以五南書局《特殊教育導論》為中心工作夥伴上課,幫助非本科系的第一線教保員夥伴更加認識各障礙類別的特質及教學方針;開始翻轉教保員「一招半式闖江湖」的慣性。

4.105年為解決服務現場問題,帶領教保員進行研究設計並記錄過程,結果亦於研討會中發表;且該文書寫為〈以社會性故事增進智能障礙幼兒入學準備能力應用實例〉,刊登於《台東特教》期刊第45期。

5.102年起,因一位自閉症兒童轉銜至國小就讀資源班,與國小接洽並進行宣導,並自104年起讓該校3-6年級學童到中心進行服務學習,進班參與早療班級活動擔任志工,進而瞭解特殊需求兒童優勢及互動方式。

6.關注轉銜到國小就學的早療兒童,舉凡學校適應或是過動等議題,持續與國小輔導室、特教班、資源班老師等討論,並追蹤早療兒童的持續成長。

7.在早療據點服務方面,亦為彰化縣早療自費單位審查所認可的時段老師,期間也參與早療篩檢及宣導等。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