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四歲以下慢性腎衰竭長期住院幼兒的認知訓練成效分析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Cognitive Training for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Four with Chronic Renal Disease and Long-Term Hospitalization
陳韻文1、莊雅琴2*、
Yun-Wen Chen1, Ya-Chin Chuang2*
1中山醫學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2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
1Graduate Institute of Clinical Psychology,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背景與目的:兒童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Disease, CRD)發病原因以先天腎臟及泌尿道異常最為常見。Gipson等人(2004)研究認為慢性腎衰竭兒童的認知表現與發病年齡和治療持續時間、狀況等因素有關,Greenbaum等人(2009)回顧歸納研究結果後指出患有嚴重慢性腎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的嬰幼兒至少有25%會出現發展遲緩。Gerson等人(2006)整理多篇研究後發現多數慢性腎衰竭罹病兒童在注意、記憶、執行功能等特定神經心理功能表現亦有所缺損;相較於接受藥物等保守治療的慢性腎功能不全兒童,依賴透析治療的兒童有較低的智力、約落在輕度智能不足範圍。本報告旨在探討對於1名四歲以下慢性腎衰竭長期住院之發展遲緩幼兒,進行認知訓練的重點和成效分析。
方法:本研究為個案報告。個案自出生後即因胃穿孔、呼吸窘迫、腦缺氧(一分鐘/五分鐘APGAR score分別為6、7)等狀況而長期住兒科加護病房、由物理治療師先介入並持續安排治療,1歲2個月大首次接受聯合發展評估結果為全面發展遲緩。出院後仍多次因接受腎臟移植等各項手術以及傷口感染等原因反覆住院(至少三十次),即便出院亦仍需每周兩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療;3歲3個月開始就讀特教班,然因上述生理狀況而未能穩定就學。個案3歲時僅有十幾個詞彙、尚未能有語句表達,專注維持時間短暫,形狀配對、數量及顏色概念闕如;3歲1個月開始接受每周一次、每次約30至40分鐘的認知訓練,為期5個月,由研究者設計教案,認知訓練內容包含促發假扮/想像遊戲、唱點數、顏色/形狀/配對等抽象認知概念、擴展詞彙量/語句長度、提升專注時間等,在個案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時進行床邊認知訓練,並在結束後教導家長如何將訓練融入於日常生活中、持續引導個案學習。
結果:觀察記錄個案於1歲2個月大至3歲8個月大之間的發展變化、比較2歲9個月大介入前/後的表現(見圖表):在介入前認知及語言發展均呈現下降趨勢;經由五個月的認知訓練介入後,不論在認知及語言發展表現均大幅度成長。相較於未介入前,個案已具有多劇情的想像遊戲、能拼2-3塊拼圖(魏氏幼兒智力測驗第四版:物型配置量表分數8、百分等級25)、具有配對/一樣的概念,顏色/唱點數亦已萌發,且專注於平面書的時間從小於三分鐘提升至平均十分鐘;口語理解方面,已可聽懂並執行單步驟指令,詞彙理解亦追趕上同齡表現(魏氏幼兒智力測驗第四版:聽詞指圖量表分數9、百分等級37),口語表達已有三個字的語句,然語彙量雖有增加、但相較於同儕仍較顯不足(魏氏幼兒智力測驗第四版:看圖命名量表分數6、百分等級9)。縱貫性結果顯示,未介入前,個案之認知發展表現隨著年齡成長、與同儕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介入後,個案之認知發展有大幅度的提升且與同儕的差距明顯縮小。
認知發展商數
(百分等級/發展年齡)
語言理解發展商數
語言表達發展商數
1歲2個月
64
(PR=1/9個月)
(PR=5/9個月)
2歲9個月
57
(PR=2/1歲7個月)
3歲8個月
68
(X/2歲6個月)
65
(X/2歲5個月)
77
(X/2歲10個月)
圖表說明:使用貝莉嬰幼兒發展測驗第三版評估結果;發展商數為發展年齡/生理年齡。
結論:經由每周一次、持續五個月的認知訓練介入後,個案之認知和語言發展的進步幅度明顯,顯示認知訓練有助於提升長期住院兒童病人的認知語言發展。對於慢性腎衰竭長期住院兒童而言,生理因素和學習經驗不足皆為造成發展遲緩的危險因子,若能把握早期療育黃金期、給予適宜的學習刺激,將有助於提升其認知學習表現。
關鍵字:慢性腎衰竭、認知訓練、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