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以社群媒體提升早期療育家庭健康識能研究
Using Social Media to Improve Early Intervention-Related Health Literacy of Families: A Pilot Study
傅奕寧1、黃婉婷1*、黃俐貞1、何淑賢1、江懿雅1、陳沛昀1、陳芳麗1
I-Ning Fu1, Wan-Ting Huang1*, Li-Chen Huang1, Suk-Yin Ho1, Yi-Ya Jian1, Pei-Yun Chen1, Fang-Li Chen1
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
1Child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 Intervention Center, Taipei City Hospital
背景與目的: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期間,因配合防疫措施升級,早期療育(早療)實體服務暫時中斷,對許多正在接受早療服務的家庭造成很大的衝擊。這些家庭除了盡力讓孩子的學習成長不停滯,也需在生活安排上做調適,造成照顧者巨大的身心壓力。因此,早期療育專業人員如何在疫情間以不同形式及管道支持這些家庭走過疫情,成為重要議題。而透過社群媒體可提升照顧者的健康識能,有效率地推廣親職技巧相關知識,將有助於照顧者獲得及應用健康資訊,能在早療服務短缺期間,持續促進兒童發展及維持家庭生活品質。本研究目的為了解透過社群媒體(Facebook粉絲專頁)發佈早療衛教文章或影片的健康識能推廣成效,並針對代表受眾作問卷訪談,以了解此健康識能推廣模式之滿意度。
方法:本研究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由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特教師組成焦點小組,討論疫情期間早療家庭可能面對的親子互動、生活安排、照顧者壓力等問題後,進行相關文獻回顧,撰寫衛教文章及製作示範影片,再由兩位主要編輯潤飾文案、製圖美編或協助影片剪輯,並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健康識能友善教材之審查指標進行編修,最後於Facebook粉絲專頁發佈,並透過電話、E-Mail,以及LINE等方式宣傳及轉貼至早療家長互助或早療從業人 員資訊交流等社團。第二階段為分析衛教文章和影片傳播的量化結果,並針對10位照顧者進行問卷訪談,以了解衛教文章或影片對於早期療育知識及親子教養技巧的健康識能推廣成效及滿意度。
結果:本研究製作並發布衛教文章或影片共21篇,主題涵蓋親職教養技巧、居家親子活動方案、生活適應及作息調整、繪本共讀技巧、入幼準備原則、防疫概念介紹、照顧者情緒調適等。自2021年5月27日至2021年7月9日止,Facebook粉絲專頁的總追蹤數為601人數,觸及率為28311人次。追蹤者組成為女性佔90.1% 男性則佔9.9%。分析其年齡分布,以25-44歲所佔比例最高,為84.5%。追蹤者來源統計,以台北市和新北市最多,合計佔 58.9%。貼文觸及人次平均為3187,單篇最高為15612人次(作息調整守則)。互動次數平均為348次,單篇最高為1028次。分享次數平均為11次,單篇最高為40次。問卷訪談發現,大部分照顧者對於此健康識能推廣模式感到滿意,認為能增進親職教養技巧及降低照顧壓力,並促進孩童在家庭中的適應表現。
結論:本研究顯示透過社群媒體發佈早療衛教文章或影片,為疫情期間高效率的健康識能推廣途徑,降低傳統方式參閱書籍內容的門檻,且能在早療資源中斷的時期,及時將早期療育知識及親職教養技巧提供給照顧者以及對兒童教養知識有需求的廣大受眾族群,並增進照顧者親職教養技巧及降低照顧壓力,進而促進孩童在家庭中的適應。此健康識能推廣模式能提升早療家庭及民眾的健康識能,並建立健康識能友善環境。
關鍵字:早期療育、社群媒體、健康識能、衛教、親職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