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22屆 以增能觀點探討以家庭為中心之早期療育團隊服務之成效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以增能觀點探討以家庭為中心之早期療育團隊服務之成效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Early Intervention by Team-Based Model with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徐敏1、陳建銘1、林學民1、陳毓仁1

Min Hsu1, Chien-Ming Chen1, Hsueh-Min Lin1 Yu-Ren Chen1,

1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Pingtung Christian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以家庭為中心」早期療育服務,家庭為早期療育中重要的一環,早期介入兒童成效中心(Early Childhood Outcomes Center, ECO)強調早期療育將服務對象擴大成家庭以及「家庭增能」,目標是使家庭能夠為他們的子女提供照顧,並擁有自己期望的家庭型態和參與社區活動所需的資源,而「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便是朝向「家庭增能」的方向邁進。本研究場域之專業人員與家庭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依照家庭的需求,共同為孩子與家庭規畫出合適的介入與計畫,並運用作息本位晤談,將策略融入自然情境中,藉由課程的諮詢時段,幫助專業團隊在有限的時間與環境中,與家庭共同討論執行狀態,了解服務對象在自然環境中的資訊以及角色功能,並提供引導與實際示範等方式給照顧者參考,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照顧者在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方案的歷程與感受,是否朝向「家庭增能」的方向邁進。

方法:本研究以一位四歲患有腦性麻痺合併自閉症的男童與其照顧者作為研究參與者,探討研究參與者接受以家庭為中心的團隊服務持續半年之後的家庭成效,並透過研究開始前後填寫的家庭成效問卷-修訂版、相關研究文字資料,以及半結構式訪談來晤談照顧者,了解研究參與者之家庭成效與看法。

結果:經過半年後的服務,「家庭成效問卷-修訂版」研究進行前後的差異,第二部分早期療育對家庭的協助性」的平均分數從3.9進步到4.9分,第一部分「家庭成效」的平均分數從3.3分進步到3.8分。透過訪談可以了解以下面向:一、照顧者了解孩子的學習特色之後,能從兩敗俱傷的局面轉變成欣賞孩子的進步並且調整自己來配合孩子的進展。二、透過與專業團隊的雙向討論,照顧者能夠把對孩子的期待調整成具體且合理的目標,並提醒自己往目標邁進。三、家庭成員若與孩子互動不密切,協助孩子發展的程度也有限,照顧者獲得的支持系統也與互動程度有關。四、與專業人員發展合作關係,照顧者可以輕鬆自在的溝通孩子的需求。五、透過諮詢服務的方式,照顧者能有更具體的操作概念,對於促進照顧者參與早療過程是很重要的服務模式。六、專業人員向照顧者提供資訊時,需盡到充分告知與說明,避免照顧者在一知半解下作出決定,在療育的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七、專業人員的正面肯定與陪伴,能夠提高照顧者的動機與增能程度。八、減低照顧者的壓力能促進兒童參與社區活動的程度。

結論: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讓專業人員將服務的對象從傳統以「兒童」為對象拓大為「家庭」,並提升家庭成員在早療服務中的參與程度,而專業人員透過與家庭合作,引導家長在自然環境中創造孩子學習的機會,並透過照顧者連結其他的家庭成員,增強照顧者的支持系統,減輕照顧壓力,促進社區參與的程度,進而往家庭增能邁進。

關鍵字:以家庭為中心、家庭增能、早期療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