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感覺統合治療介入科菲─賽利斯氏症候群孩童之個案報告
A Case Report of Sensory Integration Technique in Children with Coffin-Siris Syndrome
張世穎*
CHANG,SHIH-YING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復健治療中心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Center, Ton-Yen General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
科菲─賽利斯氏症候群(Coffin-Siris syndrome, CSS)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也被稱為第五指綜合症(fifth digit syndrome)。罹患此症通常可見智力低下、發育遲緩、長睫毛、寬嘴巴、厚唇、粗獷的外觀、小指或指甲發育不全,及小指遠端指骨缺失等特徵;其中最常見者為小拇指、腳趾甲缺失,以及智力不足;此外,不同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及個別症狀也不盡相同。其他症狀還包括小頭畸形、五官粗獷、頭髮稀疏、嬰兒期餵食問題、反覆呼吸道感染、身材矮小以及生長遲緩等。目前已知與此症有關的基因共有6個,其中最常見的ARID1B基因突變,不過仍有4成左右的患者致病原因不明,文獻報導僅數百例。治療方面,主要是根據個案的症狀著手,並無一定的治療模式,依據不同程度的障礙問題,給予適切的療育介入。CSS患者可能會因出生時的發展遲緩或是智力障礙,在成長上遇到阻礙;而其疾病的預後,通常取決於心智障礙與發展遲緩的程度,與個案所接受的早期療育有相當大的關係。鑑於國內外案量少,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提供職能治療介入之成效,協助家長與相關專業團隊人員了解CSS個案發展,以建構更佳之療育計畫。
方法
此個案目前七歲兩個月(出生日期103.05.24),就讀小學一年級特教班。出生時體重3455公克,40週自然產;約1歲2個月會坐,約2歲2個月放手走,至5歲仍未有口語表達,持續接受物理、職能、語言及心理治療。可模仿他人動作,但無法模仿表情,社交互動方式較為簡單侷限;喜歡看洞、袋子或邊角,討厭黏膩或沙子等特定觸覺刺激,故除了認知發展落後外,亦未能排除具自閉症類群障礙症之可能。
個案除發展落後外,上述之觸覺敏感現象,如:抗拒洗頭、玩沙或跟同學牽手等,在學校完全無法和同學有社交互動。職能治療師以臨床觀察法評估其感覺統合功能為遲緩程度,故於109年4月起,以感覺統合理論調整治療設計,在原有之促進發展之活動設計外,增加觸覺刷、球池、徒手按摩等活動,並指導家長返家後以減敏感手法為個案進行觸覺敏感問題之處理。進行每週一次,每次30分鐘之職能治療,持續約6個月;居家活動則包括浴巾摩擦皮膚、徒手輕觸、關節重壓等技巧,每日一次,每次5-10分鐘,持續6個月。
結果
個案在109年10月(月齡:70)接受早療聯合評估,精細動作部份以PDMS-2測驗結果為月齡15-22,百分比低於1;感覺統合功能以臨床觀察,仍有過度敏感、抗拒玩沙活動等情形;生活自理方面仍需由家長協助沐浴。家長表示,在減敏感策略介入後,個案在家中較可接受按摩與洗頭等活動,較少哭鬧;走避同學之行為亦減少,頻率約三次中發生一次。但仍未能主動參與玩球池、沙坑等遊戲。
結論
本研究個案除CSS主要生理功能與認知障礙外,尚有感覺處理困難問題,整體發展呈現全面性遲緩並且進步速度緩慢。但隨著感覺刺激經驗之累積,家長可感受到個案感覺調節功能之緩速進步與改變,有助於其學習與社交互動之參與。由於CSS個案數量少,對症狀與治療成效之文獻亦不足,未來還需要有更多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文獻進一步探討。
關鍵字:Coffin-Siris syndrome、感覺統合、早期療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