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22屆 發展型語言障礙兒童對語音及非語音信號的聽知覺表現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發展型語言障礙兒童對語音及非語音信號的聽知覺表現

Auditory perception of speech and non-speech signals amo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吳宜蓁(通訊作者)、黃國祐

Yi-Chen Wu, Kuo-You Huang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

Department of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y and Audiology,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發展型語言障礙兒童是非典型發展兒童中極為特殊的一群,其語言表現型態及其相關成因一直是語言發展研究和語言治療實務中相當重要的議題。有些學者提出「基本聽知覺處理缺陷假設」,主張此類兒童的基礎聽知覺表現即不如典型兒童。有些學者則認為兒童之所以語言表現不佳乃源於語音知覺的問題,從而提出「語音特定聽知覺缺陷假設」。此外,也有學者認為其他認知成份亦扮演重要角色,例如能否抑制不相干刺激的干擾也是造成此類兒童語言信號處理不佳的原因。本研究目的即是透過比較發展型語言障礙兒童和同年齡典型發展兒童分別在安靜和噪音情境中進行純音信號區辨以及語音信號區辨作業的表現,來釐清上述三種可能的假設推論並討論相關影響因素。

方法:本研究透過語文能力測驗、非語文智力測驗、聽力篩檢、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評量篩選出符合條件的研究參加者,共有18名國小三至六年級發展型語言障礙兒童(語障組)以及19名同年齡典型發展兒童(典型組)參與正式偵測作業。偵測作業是分別在安靜及噪音情境下進行AXB區辨作業,操弄的項目刺激有純音、真字和假字三種型態,偵測記錄每名參加者的正確率和反應時間進行結果統計分析。

結果:兩組兒童在安靜情境下的區辨表現皆較噪音情境好,但情境和組別未有交互作用,顯示語障兒童抑制噪音干擾的能力並不亞於典型組。在安靜情境中,語障組表現低於典型組僅在真字區辨作業,純音和假字區辨正確率並未有顯著差異;在噪音情境中,語障組對真字和假字區辨表現顯著低於典型組,但純音區辨則沒有差異。此外,典型組對真字刺激的區辨正確率顯著高於純音和假字刺激,但語障組對三種刺激的正確率則未有顯著差異。

結論:研究結果顯示發展型語言障礙兒童與典型兒童的表現差距顯現在符合音韻規則的語音信號區辨上而非是純音信號或是抑制噪音干擾的認知能力,這樣的結果支持語音特定聽知覺處理缺陷假設,顯示對於符合音韻結構的語音感知與分辨可能才是此類兒童語言能力不佳的關鍵因素,建議臨床處置能盡早加強語音區辨的訓練,進而提升此類兒童的語言能力。

關鍵字:發展型語言障礙、聽知覺、語音知覺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