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24屆 海報式論文醫療類【以早療聯評資料庫分析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相關性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ross Motor and Fine Motor by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Early Intervention Child Development Joint Evaluation Cente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黃韻蓁1,2*、林巾凱2、李友淳1

Yun-Chen Huang1,2*, Chin-Kai Lin2, Yu-Chun Lee1

 

1台中榮民總醫院、2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
1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2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粗大動作發展和精細動作發展息息相關。粗大動作包含身體的大肌肉、軀幹和四肢的運動,而精細動作包含身體的小肌肉,手腕和手指的運動。寶寶透過探索環境和感覺訊息不斷的互動協調,動作發展也由簡單到複雜,從簡單的目標發展到學習更成熟的任務。在醫院會用標準化評估量表來判斷寶寶的動作發展是否符合年紀表現,本研究整理了過去五年聯合評估中心的資料,比較小朋友大動作的姿勢控制、移位能力、球類技巧與精細動作的量表分數,探討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相關性。

 

方法:本研究搜集台中榮民總醫院早療聯合評估資料庫107-111年資料,篩選出同時有評估精細和粗大動作的個案,且粗大動作評估皆使用皮巴迪動作發展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 Second EditionPDMS-2)之粗大動作(Gross motor)分測驗,精細動作評估皆使用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診斷量表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l Inventory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CDIIT-DT)之精細動作分測驗。使用SPSS進行無母數分析,將PDMS-2粗大動作(Gross motor)Q分數與CDIIT精細動作發展商數做相關分析。另外呈現不同組別在PDMS-2分測驗項目,姿勢控制能力(Stationary)、移位能力(Locomotion)、球類操作能力(Object Manipulation) 之標準分數。

 

結果:207筆資料中,年齡範圍為25.5個月大到61.5個月;男生共138位,女生共69位。使用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設定*p。結果顯示CDIIT的發展商數與PDMS2Q分數有顯著相關(r=0.562, p。精細與粗大動作機皆遲緩的人數為116人,精細動作有遲緩但是粗大動作沒有遲緩的人數為50人,精細動作沒有遲緩但是粗大動作有遲緩的人數是11人,精細和粗大動作皆沒有遲緩的人數為30人。精細動作與粗大動作皆遲緩的組別,其粗大動作的分測驗姿勢控制能力標準分數平均為7.6分,移位能力標準分數平均為5.9分,球類操作能力標準分數平均為6.0分,位在低於平均值(6-7)和差(4-5)的範圍。精細動作與粗大動作皆沒有遲緩的組別,其粗大動作的分測驗姿勢控制能力標準分數平均為10.7分,移位能力標準分數平均為10.1分,球類操作能力標準分數平均為9.2分,皆位在平均值(8-12)

 

結論:根據以上資料分析,精細動作與粗大動作的發展有顯著相關,精細動作發展遲緩個案往往伴隨粗大動作發展遲緩的問題。精細動作遲緩個案中,其姿勢控制能力、移位能力、球類操作能力的標準分數皆低於平均值,且分數皆低於精細動作沒有遲緩的個案。

 

關鍵字: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聯合發展評估中心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