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24屆 海報式論文教育類【奧福音樂課程介入提升學齡前兒童聽覺反應力之效益探究 Benefits of Orff Music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Auditory Respons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魏琦琦、陳麗如

Chi-Chi Wei, Li-Ju Chen

 

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CHANG GUNG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根據訊息處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的論點,在學習之訊息處理過程,首先由學習者透過聽覺或視覺啟動大腦網狀系統,引發聽覺警醒功能,形成聽覺反應力,進入感覺記憶,經過有效的運作後進入短期記憶,再經由複習進入長期記憶、完成學習(Swanson, 1987)。由此可知聽覺反應力之重要性在於引起個體注意,形成學習動機。神經影像學已揭示受試者從事注意力相關作業時,大腦網狀啟動系統引發的聽覺警醒功能與聽覺皮質區幾乎重疊,所產生的聽覺反應力不需要注意力的介入控制,屬於前注意力階段(Pre-Attentive Stage),也就是在嬰兒睡覺,或兒童專注於遊戲時,大腦都能自動偵測到聲音的變化(Putkinen et al., 2019)。而「引起注意」正是學習的首要步驟,良好的聽覺反應力能誘導學習動機,亦能根據以前所感知到的聲音經驗為基礎,對聲音刺激作出聽覺辨識,減少學習中分心的狀況,形成良好的聽覺學習力,是一項重要的心理活動(張春興,1996)。音樂訓練能促使更快的聽覺反應(ReactionRT)產生,這是因為音樂訓練能促進神經方面的整合運作(Foxe et al., 2002),並能增加大腦灰質體積(Groussard et al., 2014),與更好的智能商數(Intelligenz quotientIQ)呈正相關(Jensen,1993)。兒童時期音樂訓練與神經塑形影響相關實驗中,有84%皆與正規的器樂學習訓練相關(MacDonald et al., 2012),但學齡前兒童由於年紀尚幼,無法達到器樂訓練所需之專注及耐心,加上小肌肉尚未發育完成,並不適合單一器樂訓練,因此本研究以豐富的音樂體驗與遊戲為教學內容及方法的奧福音樂課程為介入方式,假設其為適合學齡前兒童提升聽覺反應力之有效方式,期待能找出適合學齡前兒童,並且有利於學習能力養成的音樂訓練方式。

 

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據Landry(2017)Sharp(2019)的聲音刺激實驗,採準實驗設計,以學齡前滿三歲之兒童為對象,設計16堂奧福音樂課程,以量性資料比較奧福音樂課程介入前後,聽覺反應力之改變。受試者共計三十位學齡前兒童,就讀臺北市大同區某私立幼兒園小班,排除條件為先前或目前持續參與每週奧福音樂課程之學齡前兒童後,取得年齡介於三歲一個月至三歲十一個月。實驗共分為兩組,根據「聽覺反應力測驗」前測分數,將分數相近之兩名受試者分配至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進行奧福音樂課程介入,控制組為無音樂之課程。介入持續8周,每周2次,每次30分鐘;以研究者自編「聽覺反應力測驗」進行前後測。

 

研究結果經過16堂奧福音樂課程介入後,實驗組受試者「聽覺反應力」後測平均成績高於前測平均成績達顯著(p<.05>,控制組受試者「聽覺反應力」後測平均成績與前測平均成績持平。

 

結論本研究中之奧福音樂課程包括通過音樂遊戲熟悉節奏,旋律和動態等音樂概念。這些活動的目的不是對這些樂器進行正式培訓,而是有趣地熟悉它們的音色和演奏方式的基本原理,可提供幼兒教育工作者,或其父母(照顧者)參考,期待能以具多變性的音樂內容與課程模式,在學齡前兒童這段神經發展最迅速與神經網絡建構的重要時期,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與材料,設計有趣的音樂遊戲,培養學齡前兒童感知到聲音變化時,能以肢體、語言加以回應,並學習把握住聲音變化所引發的好奇,促進聽覺反應力。

 

關鍵字奧福音樂課程、學齡前兒童、聽覺反應力、聽覺學習、專注力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