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親親寶貝上學去~發展遲緩幼兒入幼轉銜預備」服務方案
劉碧惠、王靜慧、劉祐琪
財團法人臺中市私立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 東勢早療據點
方案緣起: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自101年始,接受台塑企業王詹樣基金會贊助辦理偏鄉/部落/早療預防性服務,陪伴支持家庭及幼兒已12年。幼兒園是幼兒進入團體生活的一大挑戰,對於發展遲緩的幼兒及家長來說,除了離開主要照顧者所要面對的分離焦慮之外,孩子的各項能力是否預備好,更是另一個擔憂與挑戰!因此,為了協助家長了解進入幼兒園前應注意的事項、提升發展遲緩幼兒的能力,以便讓幼兒做好轉銜的準備,本療育據點於113年辦理幼兒入幼轉銜前預備服務方案,從家長面的親職講座/親子共學活動以及幼兒面的寶貝飛翔班課程,透過課程及活動的辦理,提升家長及幼兒的心理、發展能力,做好轉銜的預備。
服務目的:
服務規劃設計:
1執行日期/人數:113/5/5、113/5/8、113/5/15,共計三場,6對親子。
2執行方式:邀請葉孟婷職能治療師,向家長講授幼兒入幼前之生活自理、專注力以及情緒(分離焦慮)…等應具備之重要能力;設計親子共學活動讓主要照顧者學習如何在居家作息中引導幼兒學習。
3活動目標:95%以上的參與者(家長)能透過講座/共學,支持幼兒參與、投入在活動中,並透過帶領者的資訊提供、示範,能學習至少2種親子互動的技巧。
1執行期間:113/2-113/7,共計20週。分為週一班、週五班,皆為上午10:00~11:30
2執行方式:以三人小組模式,由教保員設計類幼兒園活動作息,並帶領幼兒進行活動,作息包括上學進教室預備、大肢體活動時間、主題活動-說故事、遊戲操作、團體討論、如廁休息、吃點心時間、戶外教學…等,讓參與幼兒體驗團體生活。課程過程家長在教室外進行觀察,課後與教保員進行親師溝通。
3活動目標:
會自己上廁所、會自己吃東西;遊戲行走或搬動椅子時會注意安全、能自己和同儕一起上課,不需要家長近距離陪在旁邊。
成果與成效分析:
1此服務參與幼兒年齡分布在3-5歲,發展遲緩領域多落在語言發展、認知發展遲緩,有1位幼兒預計113/8轉銜中班,5位入小班。
2在目標的達成上,依家長觀察記錄、教保員評量…等資料進行分析,幼兒在各項領域能力上皆有提升,總提升率為89%。這顯示活動設計有效幫助了發展遲緩幼兒的能力提升。
1從家長觀察記錄表可以發現,一開始家長大部分看見的是「孩子做不到的地方」,漸漸開始注意到「孩子有做到的部份」。
2在溝通中,發現家長們會主動分享孩子的優點並欣賞孩子。
關鍵字:早期療育、入幼轉銜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