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在Covid-19疫情下戴口罩對於正常發展兒童情緒辨識的影響之探討-文獻回顧
The Impact of Normal Developmental Children With Wearing Masks on Emotion Recognition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孫苡馨、李玟潔*、黃綺虹
I-Hsin Sun、Wen-Chieh Li*、Chi-Hung Huang
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復健科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En Chu Kong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情緒辨識的準確性會影響人們社交互動及情感處理的品質,正確的辨識他人面部表情是社交技能中重要的一環,而情緒辨識發展大約會在11歲時趨於成熟,所以在兒童時期是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當兒童正處於發展辨識情緒之際,面臨到Covid-19疫情,在各個公共場所會為了避免染疫須「全面性」且「長時間」下配戴口罩,政府也嚴格要求教育工作者及醫療人員皆需配戴口罩,而經歷Covid-19疫情後很多兒童開始浮現社交問題及情緒問題…等,我們開始思考並擔憂「戴口罩」是否會對兒童辨識情緒的能力與發展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到社交互動。因此,本篇文獻回顧目的在探討兒童對於未戴口罩與戴口罩的情緒辨識準確性是否有所差異,以作為未來擬定情緒與社交介入策略的參考。
方法:以「新冠肺炎」(Covid-19)、「口罩」(Mask)、「情緒辨識」(Emotion Recognition)」、「兒童」(Child)為關鍵字搜尋PubMed、Google學術搜尋等電子資料庫,時間為2019-2023(近五年),排除條件為:(1)對象為神經發展問題或精神疾患之兒童。(2)情緒辨識非主要成效評量之文獻,如:語言表達。
結果:共收錄五篇研究,樣本數131~282人、年齡3~12歲的神經發展正常之兒童,其中四篇是讓兒童透過「戴口罩」及「未戴口罩」中的不同情緒臉孔照片來辨識情緒,而其中一篇則是比較「戴口罩」、「未戴口罩」以及「戴透明口罩」的情緒辨識度。每篇研究皆有辨識「快樂」、「憤怒」及「悲傷」的情緒,有三篇研究是增加「恐懼」及「中立」的情緒,有兩篇研究則是探討到較複雜的情緒:「厭惡」、「驚訝」、「羞恥」。五篇研究結果皆發現:(1)兒童在辨識「快樂」、「悲傷」及「憤怒」的情緒中,「戴口罩」比「未戴口罩」或「透明口罩」的情緒辨識度較低。(2)年紀較大的兒童在辨別戴口罩的情緒準確率也隨之增加。針對不同的情緒來做辨識度的分析討論,其中一篇提到:兒童在戴口罩及未戴口罩下的「快樂」情緒相較於「憤怒」及「悲傷」情緒更容易辨識。其中一篇則是提到戴口罩會影響到情緒所感受的強度:(1)儘管戴口罩下能正確辨別「快樂」、「悲傷」、「害怕」及「驚訝」的情緒,但相較於沒戴口罩與透明口罩所感受到的情緒強度還低。(2)戴透明口罩感受到的「憤怒」強度相較有戴口罩還低,推測「憤怒」情緒主要是以「眉眼」來判斷,當口罩遮擋嘴巴附近周圍的表情,只能依賴眼睛與眉毛來辨識情緒時,兒童通常會放大「憤怒」情緒。另一篇研究指出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兒童更能辨識大人的「恐懼」情緒,推測在疫情期間兒童更容易接觸負面情緒或恐懼表情,導致兒童更多辨識「恐懼」情緒的經驗,所以兒童在戴口罩下辨識「恐懼」情緒準確率較佳。透過五篇研究顯示戴口罩對兒童的情緒辨識發展皆有影響,面對兒童的第一線教育與醫療人員須有因應策略來解決戴口罩所造成情緒辨識困擾。
結論:回顧近期研究,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兒童在戴口罩的情境下情緒辨識度不佳.然而,在醫療臨床現場仍需因應感染控制而時刻配戴口罩,所以如何在戴口罩的情境下提升兒童的情緒辨識是很重要的,未來可在戴口罩的情境下訓練兒童的情緒辨識能力,引導兒童練習觀察口罩外的眉眼表情,並透過明顯的語調及肢體語言給予提示,來提升情緒辨識能力。另外,在第一線的醫療及教育現場也可透過戴透明口罩來減少口罩遮擋嘴巴而造成情緒辨識的困擾。
關鍵字:Covid-19、口罩、情緒辨識、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