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從社區培力看早療服務之策略~以說故事媽媽為例
Looking at the Strategy of Morning Treatment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Taking Story-telling Mothers As An Example
李國樑1,2、陳蓁蓁1,2* 、高苡綾1,2
Kuo-Liang Li 1,2、Chen-Chen Chen 1,2*、Yi-Ling Kao1,2
1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
2和美鹿港區兒童發展社區資源服務中心
1Changhua County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2Hemeilu and Lukang Port District Child Development Community Resource Service Center
背景與目的:彰化縣民政處統計至2023年9月底止,彰化縣內6歲以下兒童數有55,080人,若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為6%-8%,以下以7%進行推估,則有3,305人是潛在可能具有服務需求的兒童數,而以彰化縣截至2023年9月之通報人數為1,874人,則可推估潛在社區中尚有需求人數1,982人,在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規畫社區療育服務時以強化社區療育服務資源,深化社區療育服務近便性,建構友善早療服務措施,培力社區在地人力投入關心兒童發展知能為服務目標。
方法:本研究以活動報告、滿意度問卷並以會談紀錄採取質性資料內容分析。
結果:社區療育服務除提供家庭支持服務,亦規劃多元社區課程進行培力:說故事訓練、早療社區宣導工作坊、親子共學、社區融合、社區巡迴及網絡單位宣導並運用所培力的在地人力及連結當地社區志願服務人力投入社區活動,從社區培力、社區融合、社區宣導、社區人力的包裹式服務中以預防性的早期介入讓社區民眾增進志願服務的能力與意願。在辦理培力課程中,共有106人次參與,透過報告及問卷分析,以訓練課程有助於提升自己說故事能力的滿意度達最高,其次是培訓主題符合自己需求,再其次是願意試著將說故事技巧運用於孩子上;部分成員表示依孩子的年齡挑選適合共讀的繪本比較有困難,其次有困難的是有信心站在孩子面前說故事、讓繪本與孩子生活產生連結有困難。大部分成員經過培訓課程後,覺得受益良多,除了學習說故事的技巧外,許多成員也意外發現到講故事的樂趣,甚至能反思如何與孩子互動,更能同理孩子的感受,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看世界。培訓課程的回饋中,有20人經過培力課程的學習與成長後,願意擔任故事志工或活動課程志工,願意於社區服務時間投入故事志工輪流說故事及帶領課程後延伸的親子活動,部分成員表示尚需照顧年幼孩童還無法報名志工,部分成員表示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能擔任故事志工,但願意協助活動進行。
結論:近年在少子化與後疫情產生人際疏離的現象中,社區培力活動達到「提供兒童多元與適性發展的機會」、「推動親子共讀,增進親子關係」和「培力故事志工,增進社區志願服務意願與能力」之目標。在社區工作模式的歷程中,透過社區民眾願意廣泛參與社區活動與課程進而激發、凝聚、認同對對兒童發展議題的關心,在逐漸重視社區兒童成長並樂意投入志願服務創造家庭與社區的互惠,讓早療工作人員在社區深耕之際,期待從社區培力,家長增能來達培力、融合效果。最後,能使社區資源各相關單位間對於社區融合及早期介入獲致共同看法且能邁向協同合作的雙贏的目標,擴大社區多元培力投入範圍,除社區民眾、家長之外再加入大學生是未來可行的長期計畫。
關鍵字:社區療育服務、社區培力、早期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