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二十五屆 從社區早療服務看家庭支持及親能提升之研究初探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從社區早療服務看家庭支持及親能提升之研究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Family Support and Improvement of Family Ab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李國樑1,2陳蓁蓁1,2*

Kuo-Liang Li 1,2Chen-Chen Chen 1,2*

1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

2和美鹿港區兒童發展社區資源服務中心

1Changhua County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2Hemeilu and Lukang Port District Child Development Community Resource Service Center

背景與目的: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於2017年迄今於伸港鄉、線西鄉、埔鹽鄉等七鄉鎮辦理社區療育服務,發展學園本身具備充足療育資源,包括到宅服務、據點服務、時段服務、經濟協助等項目,學園並設有身心障礙兒童日間照顧服務,可協助服務區域內之各類發展遲緩、身心障礙兒童及其家庭,為充分運用社會資源,除有彰化縣政府補助,學園自行籌募服務經費外,同時家扶基金會亦以學園認養模式、早療勸募方案等大型募款規劃,長期為發展學園早期療育服務挹注社會大眾及企業資源,有助於早療服務推展與社區服務開創

方法:本研究以活動報告、滿意度問卷、家庭訪視並以會談紀錄採取質性資料內容分析。

結果:區療育家庭支持服務規劃多元主題課程,期待增進家長親職教養知能、提升親子互動意願以及促進早療服務與社區家庭間融合互動,彼此交流的機會,課程安排在社區活動中心、老人會或圖書館等空間,以音樂遊戲、居家教養及體能遊戲為主題面向進行活動設計,培養語言表達、輪流等待、人際互動等,提升社交、規範、情緒、理解指令等能力,也可提升家長居家親子互動技巧及建立照顧者對兒童發展的知能概念。透過報告及問卷分析家長能從生活中引導孩子學習、認識日常物品有最高滿意度,其次是了解孩子的發展、能建立孩子的生活常規、能引導孩子與他人互動,再其次是知道如何在生活中與孩子一起遊戲;多數家長最困難的是如何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其次是帶孩子運動。大部分家長認為能透過服務中的實際演練,學到許多引導的技巧,家長從日常生活物品就能學習帶領孩子在生活中玩出創意,進而就可以訓練孩子的發展能力。除此之外,家長表示在親子課程中獲得了非正式支持,講師在課堂中除了教導孩子,也會關心家長的心情,引導家長們能彼此認識,讓家長分享平常的照顧壓力,家長在課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或是發現與自己經歷相似的人,進而能成為彼此的支持夥伴。

結論:社區療育據點服務依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之服務計畫,以強調與社區進行互動、進行社區培力工作以及發現三歲以下疑似發展遲緩幼兒為主要的三個執行面向。社區服務之社工對於社區的工作目標以非正式關係(如親友、鄰居等)的相互協助,讓弱勢群體在社區中接受服務為主。因此,如何透過社區療育服務延伸到以家庭為中心讓親子在生活中提升全面發展能力並建構多元友善社區支持網絡合作策略深耕社區服務是早療社區服務的努力方向

關鍵字:社區療育服務、親職能力、早期療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