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一屆早療棕櫚獎-黃玫玲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黃玫玲的得獎感言

2003.9.1


大家好,今天能夠和一些專家學者.社工人員以及早療老師們同列第一屆早療棕梠獎得主,內心感到萬分喜悅且惶恐,高興的是,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的團隊合作模式受到重視與肯定;惶恐的是,自己是否有資格代表眾多優秀的早療老師,在此接受表揚?
十三年前參加基督教中華神學院開辦的社會福利相關課程,結識了第一的張培士主任。受邀替聯合勸募一日捐設計海報第一次進入第一,便被它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所吸引。
於是,當了三天義工,體驗學前.學齡及職前特殊教育。
當時,班上老師的用心、耐心;癱瘓孩童扭曲的肢體語言和笑容;各種肆無忌憚的嚎哭,在在令人留下深刻的映象。
面對第一老師積極教學.尊重生命的態度:相較於自己遊戲人間,渾渾噩噩度日,讓我痛下決心改變。
透過禱告,更加確信上帝必為我開啟一條榮神益人的道路。
一路走來,我從一個連尿片都包不好的助教到稍微能獨當一面的主教,特教工作的團隊合作精神造就了今日的我。回想起來,曾帶領。幫助我的老師不計其數,由於他們的殷切指導,豐富我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巧。
三年前,我被安排到板橋愛智發展中心擔任早療老師,這份工作對我而言,是一項新的考驗,如何融會各專業評估,為三歲以前的嬰幼兒設計療育目標?
如何能讓發緩兒達到及早療育更見果效的目的?
面對家長所提出的疑慮該如何溝通指導?
至今我仍需不斷學習。

今天能站在台上領獎,首先要感謝過世的父親支持我進入特教界,以及母親十餘年來的包容;謝謝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一直以來的栽培,讓我從無到有;謝謝愛智發展中心讓我有機會接觸早期療育的實務;更要感謝席芸老師能大膽地將早療工作託付給我們,在她的呵護與督導下,相信我們不會做白工,早療的種子不單在愛智發芽成長,且要遍及各地的醫療體系和機構。
謝謝早療協會,謝謝大家。

具體優良事蹟 
1、玫玲服務於第一社會服務基金會已長達11年,其中有5年以服務3-6歲的腦性麻痺幼兒為主,4年擔任0-6歲各種發展遲緩幼兒一對一教學的早療老師。 

2、玫玲在專業訓練上十分紮實,已接受台北市社會局及內政部辦理的社會福利機構教保人員基礎班、進修班、行政主管班等專業課程外,

3、玫玲為基金會遴選為派至香港實際上課、觀摩學習引導式教育的代表,為國內引導式教育的種子老師。 

4、曾於85年榮獲台北市扶輪社所頒發之績優教師。 

5、擔任2年「第一簡訊」刊物編輯。 

6、目前擔任中心早療老師,主動關懷家長,提供教養知能及情緒支持,協助家長尋找所需資源,如:站立架、梯背架…等。 

7、擔任91年台北縣休閒輔具展「娃娃角」各項教具、輔具的設計與製作。

8、對於體弱多病或家中有困難的幼兒,玫玲會主動提供到宅療育,給予幼兒適時的協助。 

9、多次應邀擔任內政部基礎班、進修班,第一社福基金會及其他社福機構、台北縣保母協會等單位的授課講師,講授與特殊幼兒音樂、遊戲,親職教育等課題。 

10、2002年8月由基金會推薦參與海峽兩岸孤殘兒童康復研討會中擔任講師,並榮膺富邦文教基金會顧問。 

11、擔任91、92年台北縣托兒所收扥發展遲緩兒的巡迴輔導員,親至托兒所輔導園所老師及家長。 

12、連續十年獲機構年度績優獎勵。 

13、每天從楊梅搭乘火車到台北、板橋上班,除火車誤點外,少有請假或遲到紀錄。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