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柯秋桂的得獎感言
從事幼教現場已20多年,這其間總能看到某些孩子「個別」的精采與需求,他們是個人在耐心、愛心與專業知能之餘仍然無法了解與協助的。 或許在情感上我可以貼近他們,但在面對他們學習的困境與協助上卻總是顯得那麼無法確切與把握,而這似乎是自己在關懷幼兒成長歷程上很難使力也較少著力的部分。 但當自己轉任公設民營托兒所的所長後,它似乎已不再是個人觀望躊躇、陌生不敢著力的事,它似乎已漸進成為園所整體「教」與「學」上重要的一部分! 這或許是因為園所的角色定位讓我們「需要」也「必須」接觸更多類型的小孩,但更重要的應該是這幾年政府、早療相關機構致力於推廣融合教育的緣故吧。接觸「孩子」但無法協助他們,推廣「融合」卻無法有實質的成效,都不是大夥兒所樂見的,一方面因著政府的補助與協助,另一方面則取經於早療相關機構老師的教導與協助,老師們漸進能從孩子們的語言與行動中去 「解讀」 、「了解」孩子,並為他們訂定IEP計畫。 這中間老師們似乎較之前篤定而不焦躁、排斥,也因為了解,老師們似乎對孩子有著更多的接納,有時甚至還能看到她們欣賞這些孩子的「固執」與「好動」呢! 融合教育的推廣不僅只是將特殊需要協助的孩子放入普通班,讓他們生活相處在一起而已,它是需要相關領域機構相互合作才能有所成效的。感謝吉利老師喜愛孩子,願意與孩子同步成長的心(在此特別感謝所內林瑞吟老師對特殊兒的關懷,因著她的行動與提醒,喚起個人與老師們開始關懷此領域); 也感謝心路文教基金會的侯富貴老師(巡迴輔導教師)這麼多年來的陪伴,引領我們去了解每個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特殊兒,協助老師一起訂定IEP計畫,並在過程中適時的傳道與解惑;同時也感謝所有早療機構的老師,在忙碌的現場工作之餘,仍能熱忱地致力於早療教育的推廣,讓我們有機會能漸進的接觸、學習此一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能。 這幾年走在融合推廣的路上最深的感覺是它是可以、也必須推廣的,它讓我們與全園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生命個體,讓我們對生命與生活有更寬、更深的體驗。 對孩子而言,它同時也提供孩子不同的學習,一方面它讓特殊兒有機會拉開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層次,另一方面它也讓其他幼兒學習如何與不同類型同學一起相處,而這中間強調的不是特別的「給予與關懷」,而是「自然彼此尊重」的生活在一起;而這對兩方面的孩子而言,似乎都是越早接觸、越早學習越好呢! 台北市公設民營吉利托兒所所長 柯秋桂 2006.10.15 柯秋桂 年資:6年
具體優良事蹟 1.從事幼教工作前後已20多年,服務上百位特殊兒童,協助其就學適應,並提升園所師資能力,讓特殊兒童有機會往更具未來的路成長。 2.吉利托兒所歷年特殊兒童收托人數統計表(全所實收人數140人)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人數 1人 3人 5人 13人 13人 14人 3.規劃在職培訓並鼓勵教保人員參與研習,藉以增進早療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