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五屆早療棕櫚獎-周映君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周映君的得獎感言


姓名:周映君

服務單位: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服務年資:15年

具體優良事蹟:

1.在民國81年進入高雄醫學大學任教,兼任附設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當時並未設立小兒職能治療,南部亦缺乏小兒職能治療的場所,遂自薦設立並爭取兒童治療空間。

2.民國83年開始指導學生實習,培育兒童職能專業人員,從事早療服務。

3.民國86年小兒科成立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參與早療評估與服務至今已10年。

4.受邀各醫院、幼稚園、社區、協會或公會之早療演講,推廣早療相關知識與業務。

5.民國90年至95年擔任高雄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與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辦或協辦早期療育繼續教育,增進高雄市職能治療師的早療相關知識與臨床經驗交流。

6.民國91年參與高醫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團隊前往澎湖醫院進行聯合評估服務。

7.民國91年參與國民健康局的醫療院所衛生教育推廣計畫,規劃一系列親職教育課程與座談會,並製作課後影音光碟與答客問手冊贈與發展遲緩兒童之家長,協助家長親職互動技巧的成長。

8.擔任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學術發展委員會以及兒童政策與福利小組委員。

得獎感言:

  能獲得第五屆早期療育棕櫚獎的殊榮,首先要感謝台灣職能治療學會的推薦,同時也感謝早療協會的肯定。剛進入高醫學系工作時,附設醫院的兒童治療室只有物理治療,沒有職能治療,於是我自告奮勇的加入並帶領學生實習,在這個邊做邊學的過程,每一段與孩子以及家長共同成長的經歷豐富了我的人生,也讓我更堅定自己的生涯志向,而在職能治療的領域中,不斷鍛鍊我的不只是專業技能與知識,更多的是人生哲學與態度的啟發。

  早療的工作無法單靠一個專業來完成,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是我學習到的另一課,在早療團隊中,讓我學習到體諒、謙卑、觀點取替、合作協調以及感恩,每位團隊成員在服務個案時的真心往往令我感動,並油然生起見賢思齊的敬意。與家長合作的過程中也讓人學會以樂觀、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人生與挫折,而且也給我很多啟發,記得在幫一位徐動症的腦麻兒訓練餵食技巧,需要用到防滑墊與穩定的碗,激起了媽媽以滑鼠墊中間挖洞嵌入碗,並在碗底貼上50元硬幣以增加穩定度的生活創意;還有一位腦傷兒的媽媽,在兒子車禍後,雖然因此面臨岌岌可危的婚姻仍然不離不棄的看護孩子,而在帶孩子來復健的時段中,治療師們給予溫暖的支持與鼓勵;還有一個天使症候群兒童的家庭,在媽媽面對孩子未確定診斷時的茫然與無助時,先生給予鼓勵與支持,兩人也時常與我們分享養育心得。這些令人感動的人與事,是支持我一直守住早療工作的最大動力,也是我喜愛這個工作的原因。

  最後,我要謝謝這一路走來時常在身邊提領我的老師與朋友們,高醫職治系與物治系的同事是我的最佳顧問群與合作伙伴,謝謝職能治療的先進們帶領我漸次領略職能治療的美,我想這個榮耀不只是一個美麗的句點,而是期勉我更加努力的另一起點。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