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六屆早療棕櫚獎-方榆渟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方榆渟的得獎感言


姓名:方榆渟
服務單位:花蓮縣秀林鄉和平國小附設幼稚園
服務年資:10 年


具體優良事蹟
花蓮縣秀林鄉和平國小附設幼稚園園長方榆渟老師,自86 年8 月到校任職以來,秉持著幼兒教育的熱誠,對原住民幼兒之教育甚為重視。因此,自87 年起每年就讀本校附設幼稚園內之幼兒,在新生入學後即開始進行觀察與評估幼兒學習狀況。園長主動地與花蓮縣發展遲緩兒童早療機構聯繫,針對全園幼兒進行發展篩
檢,以期及早發現幼兒能力上之不足予以個別指導。並轉知家長會同醫療單位給予幼兒協助。

近幾年來,方榆庭園長更積極參與各項學前特教及學前融合教育等研習,並於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進修幼兒教育碩士學位,充實幼教本職之專業知能,以其更能提供特殊幼兒學習上之幫助。

方園長得知持續與關懷本縣原住民社區家庭之【社團法人花蓮大比大家庭關懷協會】常協助社區中有特殊需求之原住民家庭。於是主動聯繫該協會社工人員,共同幫助社區內弱勢家庭與家庭功能薄弱之原住民幼兒,協助其就讀本校幼稚園。

並與花蓮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之社工人員互相配合,幫助發展遲緩幼兒鑑定與篩檢工作。
進而與花蓮縣特殊教育中心聯繫安排學前巡迴特教師入園,給予發展遲緩幼兒更多學習上的幫助。
在親職教育一環中,方榆渟園長主動且積極的與家長溝通教養觀念,並轉介有特殊需求之家長與幼兒至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之前身--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進行特教諮詢服務。並不定期與特殊幼兒家長討論幼兒在園裡之學習狀況,期為營造適合幼兒學習發展與成長的環境與建立良好的親職教育。

花蓮縣和平國小附幼 方榆渟園長

得獎感言
「上帝沒辦法照顧每個孩子,於是祂創造了母親。」
10 年來服務於花蓮縣偏遠地區的原住民社區中的學校,讓我深切的體會到一些事實。
家長們的經濟的弱勢與對教育子女的無能為力,再加上長期酗酒下誕生的特殊兒,都是每年必須面對的問題。
學校裡的老師則必須「亦師亦母」擔負起教育和教養的角色。
早期療育給了園裡孩子另外的「一線生機」,對於需要幫助的孩子,適時的給予協助,並提供家長教養和教育的觀念及方式,從家庭、學校與早療單位互相配合,以愛自己孩子的心來照顧我園裡的孩子們,在辛苦的付出間,獲得孩子微笑臉龐的回應,這比什麼都令我欣喜。

每天早上進入學校,園裡孩子們稚嫩的臉龐,開心的喊著:「方媽媽早」,心裡頭對孩子的愛油然而生。當孩子喊媽媽的那一刻起,他們的生命就像和我以無形的臍帶緊緊的牽繫著,讓我不得不相信「他們是我的孩子」。

感謝評審人員對我的肯定,得到這項殊榮就像如獲至寶般的讓我珍惜,也更清楚的告訴自己,堅持自己的信念,對偏遠地區孩子們的教育工作投注更大的心力。再則,感謝服務單位和平國小黃勤聰校長的大力推薦,幼稚園裡的另一位工作伙伴王凱羚老師給予我的協助和全體教職員工對我的支持。

感謝花蓮縣早期療育的社工員魏任儀小姐與賴禹伶小姐、「大比大家庭關懷協會」的社工員鍾燕菁小姐和蔡明惠小姐對和平地區孩子投入的關注和心血,也感謝花蓮縣學前巡迴教師羅志釧老師長期對孩子教育的用心,引領孩子更上層樓的學習。

最後感謝引領我在特殊教育領域上學習的東華大學美崙校區的鍾莉娟教授、石明英教授和幼教研究所的高傳正教授及體育研究所的孫苑梅教授,是老師們強有力的擔任我的後盾,在教學領域上給予我支援。還有家裡像小天使的寶貝女兒,因為你們的懂事和貼心讓媽媽可以全心的照顧園裡的孩子。

得獎是拋磚引玉的開始,我相信花蓮縣幼教老師們默默的付出終會受到肯定,今年由我先把這項榮耀帶回花蓮縣幼教界。接受肯定更是責任的承擔,在早期療育的路上我仍會堅持走下去的。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