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七屆早療棕櫚獎【醫療】-王慧儀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王慧儀的得獎感言


姓    名:王慧儀
服務單位:高雄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服務年資:15 年


具體優良事蹟

1.從事物理治療教學工作22 年,其中專注於兒童治療的教學工作約有18 年並至今。於台北馬皆醫院從事臨床專任治療工作2 年,其後持續從事兼任治療工作22 年至今,其中近十多年主力於兒童物理治療,包括早期療育相關臨床工作。
2.高醫大學附設醫院於民國86 年承辦設立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鑑定中心時,協助其中的籌備成立工作,自當年始即實際參與在聯合評估服務中,為專業評估鑑定團隊中一員至今。

3.參與高雄縣市及鄰近地區的早期療育相關社區服務,包括早療初篩量表的使用講授、早療中心的療育安置專業團隊評估、幼稚園學童入學專業團隊評估,及在學特殊兒童,的專業團隊介入治療等服務工作。近年協助本系學生參與高雄縣市地區的兒童發展遊戲健檢活動,及幼稚園學童發展初篩活動,以服務社區兒童,並培育具有早期初篩經驗及能力的專業新血人材。

得獎感言
    回顧過往的專業路,想到在數個不經意中與關鍵性機會的相遇。其中之一為與物理治療的相遇,當時在還未有所了解「她」之前,即進入大學就讀復健系物理治療組,現今的廖華芳理事長為當時的大學導師。在學過程中,即對小兒治療很感興趣,尤記得大三時,有機會到真光療養院觀摩,協助在院的兒童擺位及做活動,當時想著,我能為這些腦性麻痺兒童做甚麼。

畢業後,在台北的馬階醫院復健科工作了兩年,因患者很多,在非常密集的治療工作中,兩年的光陰似乎練就了一身功夫,打下治療經驗的基礎,也對臨床治療產生濃厚感情。後續遷居高雄,來到高醫大學,逐漸專注於教授小兒物理治療課程,也在來來往往的機遇中,認識了郭惶宗醫師及一群從事早期療育工作的伙伴,自此一路走過許多歲月,藉由大家投身在療育服務中,使我對早期療育有更多的認識,更多的情感。

至今雖然工作以課堂教授學生為主,卻還是非常願意在臨床治療工作中接觸孩子及家長、喜歡與家長互動,覺得服務每一個兒童,就如與這個家庭共同解開一個生命中的結,也許會遇到困難,但也蘊含著希望與喜樂。
有幸能列名在第七屆早療棕櫚獎的得獎名單中,回顧服務的歷程,覺得自己是受惠多於付出,受惠於專業前輩的教導指點、早療同仁的相伴,受惠於家長及孩子們給我親近他們的機會,使我能一點一點的學習、修正錯誤、心智成長。
心中有榮譽,更有感恩。過去的建造生根是未來能繼續前進的基礎,願在未來能更不懈地在早療服務領域中努力耕耘。

座右銘或堅持的動力 ----- 王慧儀
聖經中的:愛是恆久、忍耐、恩慈….,為什麼說愛是恆久呢?
領悟到:既是恆久,即非短暫或即時。恆久是今日的辛勞耕耘,能盼望未來有歡呼收割;恆久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