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七屆早療棕櫚獎【社福】-林秀花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林秀花的得獎感言


姓    名:林秀花
服務單位:財團法人天主教會花蓮教區附設救星教養院
服務年資:35年


具體優良事蹟

1. 自台東聖十字架修會修女籌畫成立救星教養院以來,林修女便一直為台東地區身心障礙兒童的福利工作服務。
2. 從事身心障礙兒童服務工作35年以來,林修女由基層服務工作,直接從事教學及生活照護等直接服務工作,至今貴為院長,持續帶領院裡所有工作同仁一同服務身心障礙兒童。
3. 期間林修女有感於音樂律動對於身心障礙兒童的認知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特地至歐洲向當地老師學習,並引進音樂律動老師來台從事教學工作。
4. 救星教養院於林修女當院長期間,向內政部申請身心障礙機構兼辦早療業務,在院長帶領下,使救星教養院的發展將著重在早期療育業務的工作。

為了讓更多需要接受早期療育服務的兒童能得到資源,林修女推動小蝸牛行動早療教室方案,並邀請德國早期療育老師來台協助,一方面將早期療育資源帶進台東偏遠地區,另一方面也積極培訓早期療育老師,創造台東更多的早期療育資源。

得獎感言
過去~
    35年的日子裡,救星教養院一直以服務身心障礙兒童為我們的職責,我們一直秉持著耶穌基督的精神「為我最小兄弟做著就是為我做」,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在早期,其實我們或許也不知甚麼是早期療育的定義,我們只是認為一般孩童需要甚麼,這些孩子就需要甚麼!

過去我們也沒有甚麼專業,都是吐法煉鋼的「實作」,看著外國輔具的目錄我們自己動手做輔具、自己動手做教具,那時我們沒甚麼資源,就想著好好利用孩童現有的生態環境,強調自然環境的療育,這樣是最省成本的,才能讓服務永續下去,而這也是救星的精神!用最少的成本做最大的服務!

當然,要促成這樣工作的完成,最重要就是要有「情懷」,「情懷」簡單說就是人文精神,它是很重要的,這也是一般專業訓練所常缺少,大家空有專業技術但若缺少「情懷」,早期介入或身心障礙的工作是無法達到盡善盡美的,總覺得缺少甚麼似的!
「實作」是須要有「情懷」才得以昇華。而在台東,我確實感到無比的「情懷」!

現在~
    台東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除了專業的技術外,這邊的團隊你可以感受到他們那股「情懷」,這邊年輕人有那種核心的本質,我真要感謝有ㄧ群年輕人包括早療協會台東分會美燕及她們社工團隊、榮民醫院淑峰及他們團隊、馬偕醫院黃千芬醫師的團隊、台東基督教醫院樂俊仁醫師的團隊、以及救星教養院的志軒及其團隊。我們雖然人數都不多且都有各自的業務要忙,但我們有一種無可取代的情懷,願意為早療的工作奉獻心力並克服困難。這個獎,我想一想實在承受不起,它其實是屬於整個台東團隊。

未來~
    對於未來的工作,由於台東是個多元文化的地方且地形狹長南北將近兩百公里外加離島地區,如何克服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專業的可近性,並創造跨文化的療育工作,將是台東未來的問題,希望台東這些年輕人得以繼續下去並繼續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也希望這樣的情壞以及實作精神可以延續下去。台東的團隊 加油!

座右銘「為我最小兄弟做著就是為我做」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