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七屆棕櫚獎【教育】~翁慈蓮

作家 / 早期療育棕櫚獎 報導

翁慈蓮的得獎感言


姓    名:翁慈蓮
服務單位:臺北市立文山特殊學校學前巡迴輔導教師
服務年資:14年


具體優良事蹟

一、 推動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各項倡導性工作
    自82年起擔任幼教師教職迄今15年,除第1年擔任普通班教師外,14年中致力於學前特殊領域,在擔任班級帶班教師或巡迴輔導教師期間,無不以多層次、多元化、多樣化及運用校園內、外之醫療與社福單位等各種資源建構服務脈絡,以提昇學齡前特殊幼兒能接受到適切的照護與潛能激發。例:配合政令與特殊幼兒之課程設計主動辦理:
1.生動活潑有創意的宣導月活動,將學前特教的觀念實質推展深耕於校園中。
2.致力推動學前特殊幼兒的融合教育,發展具特性的校園融合教育文化。

二、長期獻身於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相關服務工作,績效顯著受到服務單位肯定。
    83學年度起服務於臺北市南海實驗幼稚園,擔任特殊幼兒班教師,在87年時,承漢菊徳園長推薦參加『臺北市八十七學年度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及『臺灣區師鐸獎』甄選,獲評選委員之肯定,榮獲:
1.『臺北市八十七學年度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殊榮。
2.『八十七年臺灣區師鐸獎』殊榮。
3.擔任巡迴輔導教師致力教學與輔導,協助幼兒發展與潛能激發;班級教師對特殊教育活動的執行與包容;家長對親職教育的認知及努力,歷任之服務單位亦不時接聽及收到家長、教師致電或感謝函。

三、辦理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相關業務,使得該項業務表現出色或具有示範價值。
(一)協助服務單位或其他學校辦理早期療育、學前融合教育研擬研習計畫,並屢獲承辦學前特殊教育業務單位、大專院校相關科系、社會福利單位、教師研習中心等邀請擔任相關研習之『講座』,分享學前特殊教育或早期療育之精神與教學輔導案例,結合理論與實務間的驗證,推展早期療育及融合教育。列舉近年大型教師研習之相關講座如下:
  1.文山特殊教育學校『自閉症-個案輔導分享』。
  2.文山特殊教育學校『特殊幼兒的動作教學』。
  3.文山特殊教育學校『融合教育的實務經驗分享-特幼班與普幼班融合經驗分享』。
  4.文山特殊教育學校『公立幼稚園園長及普通班教師特教專業知能研習』。
  5.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96年公立幼稚園園長儲訓-特殊幼兒教育輔導實務』。
  6.赤子心基金會新竹分會『親師如何共同參與學前特教』。
  7.長庚大學幼保系『學前特殊幼兒融合教育--以臺北市為例』。
 (二)協助推展早期療育與融合教育之其他相關責任,如下:
  1.擔任臺北市學前特殊幼兒的入幼稚園鑑定與安置之心評教師,早期亦協助臺北市社會局之教育評估工作。
  2.運用個人假日時間結合社會局社工人員、師範院校特殊教育諮詢專線委請,以持續耕耘之輔導與追蹤之行動力,協助特殊需求的個案發展及提昇家長的教養知能。
  3.在巡迴輔導的教學期間,運用教學群組的資源分享方式,提昇教師群組織自我成長,如:教學技巧、溝通效能與心靈成長。成長主題如:『個案輔導分享』『視覺提示策略分享』『生活故事書製作』。
  4.受邀擔任臺灣師範大學王天苗教授【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之預測效度研究】專案之測驗工具施測工作執行人員。(91年9月)
  5.受邀擔任臺灣師大林寶貴教授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預試工作】協助建立全國性標準化常模。(94年4月)
  6.受邀長庚醫院委請智障者家長總會【身心障礙機構早期療育專業服務作業手冊】擔任編輯工作。(96年9月)

四、從事發展遲緩兒童之教學、研究工作,提供具體寶貴建議。
    自我實踐的鞭策,擔任教職生涯之教學點滴訴之文字,舉凡教學討論,特教行政及研究論文發表等皆不遺餘力身體力行,相關參與活動如下:
(一)臺北市教師行動研究獲選為『論文組』特優、優選類之得獎作品【92年~97年】。
  1.自閉症類:天啊,我的學生是神猴。
  2.肢障類:親愛的老師一號萱萱來報到了。 
  3.注意力不足過動:崴崴的織夢網
  4.語言溝通專業治療人員合作:星期五晚上聽見天使的聲音。
(二)臺北市政府社會局96年早期徵文
  1.專業人員組~第二名(愛,撐起一片晴空)。
(三)報章雜誌之教學心得與技巧文章發表
  1.國語日報社—特殊教育版。
  2.南海實驗幼稚園校刊—將平日的特教教學理念、實用技巧轉換書面,提供編輯參用,獲選收錄於【南海傳真】校刊中,推動特教的觀念。
  3.南海幼稚園出版叢書—透過南海幼稚園教學群組等合力編寫『成為一個人的教育』,獲收錄。
(四)結合融合教育工作經驗融入課程教學
  1.在學前特教巡迴輔導過程中,透過課程與生活適應的調整,讓個案在普通班的學習可以逐步得到正向收穫。另外也嘗試與家長以及治療師合作,把專業建議整合在課程活動中,達到遊戲中學習的目標。
  2.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個案,除了積極輔導之外,更在結案後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追蹤並隨時提供協助支援。
  3.配合治療師針對有需求的個案進行免費家教式輔導,長達一年的時間並將結果集結成冊,讓有需要的個案做為參考,撰寫之論文參加臺北市97年度第9屆幼稚園組行動研究獲優選,同時於經驗分享之研習發表。
  4.整合個案的相關治療之經驗編序遊戲治療、生活故事書教學等教材教法,將跨專業治療課或教學建議融入班級活動中,加深加廣個案練習機會,進而提昇班級經營氛圍。

(五)其它相關特教知能成長、特殊教育之執行與奉獻公益
  1.熱心特殊教育工作努力充實特殊教育的專業知能,除參加服務單位遴選薦派公辦之研習之外,亦自費參加民間社團之研習課程如:語言發展領域、個案研究研習、語言溝通障礙學分班等,領悟多層次專業知能得以運用於幼兒之教育與家長親職教育責任的導向,使其受惠。
  2.積極與普通班教師合作進行環境布置或是教學上的支援,以利融合教育的推展
   3.經常與同事切蹉研究教學問題,發展人性化有創意的的教材、教學技巧,如:美勞課程設計、融合活動課程設計、教材教具開發等。
  4.擔任『臺北市學前特教班訪視評鑑』訪視委員。
  5.推動親職教育促進學校與家庭教育之聯繫,如:辦理爸爸日活動、時光之旅園遊會等。
  6.自民國72年起即擔任家庭扶助中心的認養人達15年之久。
  7.慈濟基金會長期義工及贊助人82年至今。
  8.參與及推廣幼兒休閒活動:非洲手鼓樂團之義務演出。

得獎感言
當得知自己獲獎時,意外的感覺勝過喜悅!
在早療領域中無私付出專業又可敬的人士那麼多,自己的努力實在微不足道。
這一次接受推薦能得到評審的肯定,除了向所有辛勞的工作人員深深的致謝,更要銘記這個榮譽的甜蜜責任,在往後的教學生涯中,永遠要為特殊需要的孩子貢獻所學與心力。

有機緣進入特教領域,首先需要感謝南海實驗幼稚園的前任園長漢菊德女士,是她對一個新人的信任才能讓我有機會投身早療的工作團隊。
這一路上有理念相近、熱忱十足的伙伴共事,又在文山特殊學校張靜玉校長;
鮑繼蘭主任的的挺力支持之下,讓我可以全力投入教學工作。
這樣多好的因緣聚合,就算一路上常有困難險阻現前,總會在孩子與家長的急切需求眼眸中,更加深要帶著他們追尋屬於自己生命天堂口的堅毅心志!所謂:「三思方舉步 百折不回頭」就是這一路走來的心情映照。

期盼自己做個幫助學生找到自己位置的「打樁人」。
能以最「細膩」的工作態度,讓親師見證到平凡中的奇蹟。
上帝叫我帶小蝸牛去散步一路上有花香鳥語,是牠的成長我的突破,原來上帝是委屈蝸牛帶我去散步。
作家簡媜說:人生能規劃嗎?
能,但是你也得搬個小板凳讓意外之神坐坐。常常在見證身邊的命運突圍者從來不把「放棄」當作選項時,我慶幸自己有機會和他們彼此相伴共同學習成長。

有一種人,她的存在就是一種安心,她的目光就是一種肯定,她站在你的眼前就是美麗的風景。走在早療的路上,希望自己永遠可以有這樣撫慰生命的親和力與專業知能!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