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八屆棕櫚獎【教育】~金明蘭

作家 / 早療棕梠獎 報導

金明蘭的得獎感言


姓    名:金明蘭
服務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附設台北至德聽語中心
服務年資:26年


具體優良事蹟
一、獲獎紀錄
1.  民國81年榮獲金蘭國際同際會「優良教師」,並受贈獎牌。
2.  民國94年榮獲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優良資深教師表揚,並受贈獎章、獎狀。
3.  民國95年榮獲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模範聽障教育教師」
二、工作歷程
1. 民國74年7月至民國78年7月於高雄市私立紅十字育幼中心特殊部,教導學前心智障礙兒童以多重障礙學童為主,採一對三的小團體教學模式。
2. 民國78年8月至民國79年7月於台北市私立愛兒啟聰語言訓導中心,教導學前聽損兒童,教導對象為單一聽損兒童與多重障礙兒童,採一對一的個別教學,與一對三的小團體教學模式。
3. 民國79年8月至民國82年7月於高雄市私立啟英學校,教導學前與國小一、二年聽損學生,班級學生為混齡與混障別(多障兒為以聽損為主要障礙者)的教學模式。
4. 民國83年2月進入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附設台北至德聽語中心,教導學前聽損兒童至今,教學型態有一對四至六的智慧整合團體課程以及一對一的個別聽語課程。
三、專業表現
1. 於民國83年2月至今,曾入校園進行聽損兒幼小轉銜會議15場、校園宣導7場、訪視6次,一般幼稚園所與國小學童的聽力保健宣導5場。
2. 曾為聽損相關協會,例如:台北市聲暉協會,進行聽損兒教學講座5場。
3. 曾為台灣師大特教系學生,進行聽損兒教學講座與實務指導。
4. 擔任台北至德聽語中心講師,培訓新進教師與會外實習生,並講授聽損兒聽語相關課程,指導教學。
5. 擔任雙語教學實驗課老師-於民國91年10月於台北至德聽語中心創始『聽障嬰幼兒親子手語課程教學』,藉由此課程讓一個聽力極重度的嬰幼兒,及早習得認知,並在人際關係上建立良好溝通模式,亦因為手語的早期介入,使得原本人工電子耳手術之後仍表現不佳的聽技巧和口語能力。得以進步,而此聽損兒目前已就讀國民小學,與一般生一起學習。
6.    連結外部手語翻譯派遣中心,建立本中心的手語翻譯機制,強調學習平等,讓聾父母的聽損小孩也學習的機會。
7.    自79年學習手語至今,為專業手語翻譯員,除通過台北市手語翻譯員資格鑑定通過外,另有內政部手語翻譯員丙級技術士證照,亦為手語翻譯員丙級技術士監評委員,以及台北、新竹、桃園區手語翻譯培訓班講師。
四、教學成果
1. 教學人數不可數,然可知道的是每一年都有受邀參加數起婚宴與滿月酒。
2. 每年三月過後都有來自高中、大學的捷報,前年有畢業生上了建中,今年有畢業生上台大,還有人拿了總統教育獎。
3. 不時有學生寄E-MAIL回來,願意回家來當志工。



得獎感言
踏入「早期療育」這個領域是我將要畢業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我有一個疑問:我會在這個位置停留多久?現在的我有了一個答案:如果生命可以選擇,我願意再一次為你們做相同的事。

「早期療育」是一條需要堅持與努力的路, 它更是一條不歸路,幸運的是,這條路上我遇見了對我知惜甚深的「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也有一群好伙伴和我一起披荊斬棘,因此我才能開心的走在這條路上-無怨無悔。

在我26年的教學生涯裡,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我待了18年半,如果一個老師的養成以練功來比喻,我若有10成功力,按照比例其中的7成是婦聯給的,而事實上婦聯給我的絕不只這些。

會進入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是因為理念相同,會留在這裡18年半是因為我有很大的教學自主空間,在這裡我可以發揮我的專長,並且奉獻我的能力幫助聽損兒與他們的家庭。當然,一路走來,有艱辛也有困頓,但是當歡笑收割時,工作將不只是工作,而是主的恩典。

婦聯的孩子是幸福的,因著「智慧整合聽語教學」的實踐,孩子們為自己開了另一扇窗,在婦聯的老師也是幸福的,因為「智慧整合聽語教學」讓我擺脫了過往的舊包袱、舊思維,因此我要深深的感謝我的主管給予我在教學上的支持,也謝謝我的同仁跟我一起從婦聯的草創期開始,胼手胝足的努力與奮鬥,今天得到早療棕櫚獎的肯定,我內心對婦聯有無法言語的感念,也對我的同仁有無限的感激。

我是個天主教徒,感謝我的父母以「主愛世人」的態度教育我,因此當主給了我一個方向,我將全心去做,無論何時、何事,我相信我所做的只會更好。
更謝謝早療協會以及評審們讓我得到這個殊榮,日後我將一本初衷繼續堅守崗位,為需要的聽損孩子們繼續努力。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