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八屆棕櫚獎【社政】~許昭瑜

作家 / 早療棕梠獎 報導

許昭瑜的得獎感言


姓    名:許昭瑜
服務單位: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新北市私立大同育幼院 
服務年資:11年


具體優良事蹟
經歷(包含其他機構及在家扶基金會曾負責之業務)
【84年7月--88年2月】
  任職台北市家庭扶助中心社工員,為期三年六個月,曾任工作內容為:
1. 貧童經濟扶助(個案&家庭關懷輔導)
2. 學校社會工作(兒童&青少年團體、個案輔導、親職教育、兒童保護宣導)
3. “大哥姊課輔方案”義工指導老師
4. 早期療育個案管理服務方案(個案管理服務、早療親職講座&家長成長團體)
5. 團體工作及相關活動支援(營隊、大小型活動、研討會)

【88年9月~91年7月】
1. 研究所期間擔任指導教授研究助理,與臺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合作進行『非自願性個案服務』相關研究,畢業論文題目:『發展遲緩兒童家庭介入服務方案』。
2. 88年9月至91年4月,曾任職CCF大同育幼院早期療育部短期兼職人員,為期半年,協助早療行政事務、早療簡報製作、早療網站規劃、檔案管理規劃等。

【91年6月~92年8月】
任職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第三科(身心障礙科)職代科員及約聘組員,為期一年二個月,主責業務為:
1. 視障者服務方案(委外執行招標案)
2. 社會福利委員會(身心障礙工作小組)
3. 身心障礙人口系統與手冊核發管理(戶政單位聯繫主責窗口)
4. 身心障礙者需求調查
5. 身心障礙福利相關綜合業務(含市長信箱、陳情案件等)

【92年9月~95年3月】
任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約聘心理輔導員,為期二年六個月,主責業務為:
1. 自傷與自殺防治方案(資源聯結、方案規劃與執行)
2. 個案管理(個案諮商服務規劃與運作)
3. 志工方案(建置規劃、招募、訓練與督導)
4. 社區照護綱專家會議(諮詢顧問群)
5. 校園個案討論會(危機個案處理)
6. 心理衛生資源建置(資源調查與聯結運用)
7. 緊急心理危機事件處理(社區&校園之意外或災難事件)
8. 心理衛生相關行政業務(資料彙報等)

【95年4月~97年2月】
任職財團法人徐元智醫藥基金會附設亞東紀念醫院社會工作師,為期一年十個月,主責業務為:
1.個案工作—門診(含家暴、性侵、經濟個案、申請外籍看護工巴氏量表評估等)、兒科(含嬰兒室、新生兒及小兒加護病房)及婦產科病房個案服務
2.早期療育相關服務-
 (1)聯合評估門診(個案約診服務、早療專業團隊運作及培訓機制、標竿學習等)
 (2)社工專業(早療家庭功能&親職關係評估、遲緩兒通報、早療資源聯結、個案追蹤)
 (3)家長親職教育(親職講座、療育工作坊、規劃家長團體服務等)
 (4)篩檢及宣導活動(學齡前兒童發展評估、早療種子人員培訓等)
 (5)早療個案服務資訊系統需求規劃建置(與亞東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師生合作案)
 (6)院內早療推動委員會幹事(行政協調、定期召開委員會、承接相關合作方案,例如:臺北縣社會局早療到宅服務方案、「96年度台北縣兒童發展評估中心計畫」)
(7)社區醫療機構輔導機制策劃建置(社區拜訪、資源聯結、合作案開發)
(8)早療志工培訓與運用(協助兒童發展篩檢及早療宣導服務等)
(9)早療評估中心籌備案(提案報告、行政協調、規劃場地設施及人力配置作業等)

【97年3月~迄今】
任職大同育幼院早期療育部社工師,在職三年六個月,曾/現負責相關業務包括:
1.早期療育個案管理、日托個案服務
2.早療親職教育方案
3.早療家長團體帶領及自助組織發展(97年7月迄今)
4.早療家長資源中心運作(97年10迄今)
5.早療家庭親職支持服務方案(自99年度起)
6.早療實務研究(98年10月間曾代表機構於『第十屆國際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論文發表大會』中報告實務研究成果《偏選地區早療到宅服務模式之運作經驗初探》)
7.院務研發-輔助院長推動組織發展研究與建構專業制度(自99年8月起)
8.院務研發-輔助院長及主管推動(全院及早療)新場館規劃(100年初至今)
9.整裡早療實務研究(100年7月投稿於『第十二屆國際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論文發表』《早療家長支持性團體服務模式之發展歷程探究》及《早療家長支持性團體服務成效探究》

推薦事蹟
昭瑜在早療十餘年過程,總是無怨無悔辛勤地服務著需要的個案及家庭,從出生之犢到如今為人母的社工師,角色沒變但對早療服務對象與方案卻有更深刻的體驗與投入,對早療界而言是一股堅定不移的力量與不為人知的貢獻者:

一、不遺餘力:自86年早療在台北市推動個案服務實驗計畫之初,昭瑜即投入早療個管員一職,接觸早療方案之後萌生一股熱情,中途雖因回到校園進修而暫停職場工作,但她對早療孩子及家庭之關注始終未改初衷,研究論文主題仍為早療議題,昭瑜就讀研究所階段,也參與並協助本院建構早療服務方案之推動;研究所畢業後轉換工作仍以早療服務為優先選擇;社工實務十六年來,對早療個案及家庭的服務不改初衷,而在擁有自己小孩之後,人生歷練與生命更加成熟,在接觸早療家長時,更能體會身為父母的心情及家長的不安,更敏感早療家庭的需求;目前則以推動家長培力,增強家長權能為主要工作內容,盡心盡力不留餘力。
二、 研究發展:昭瑜進修及從事早療實務階段努力於早療相關研究;88年與台北市早療通報轉介中心及個管夥伴們共同為早療家庭努力,發展執行新的發展遲緩兒童家庭介入方法研究;89年與台北市早療綜合服務中心合作研究如何協助拒絕接受服務之個案進入早療體系之方案發展頗具貢獻;昭瑜累積更多實務經驗之後,經常接受各界針對早療議題之授課邀約,參與培訓早療專業人員,分享並建構早療夥伴以家庭為中心之服務支持模式;於本院服務期間多次統整早療實務研究報告與各界分享,同時也開發創新的服務方案,對早療界及本院服務推展貢獻良多。
三、 不忮不求:職場生涯過程中,多次擁有晉升機會,但昭瑜熱愛直接服務人群的性格,婉拒主管機會,選擇與家長及個案需要站在一起,十多年來以第一線服務人員自居,協助陪伴早療家長及家庭走過最艱辛的成長歷程。
四、 為表揚其無怨無悔之服務精神及默耕作風,本院黃劍峰院長及早療社工詹淑芳督導極力推薦
昭瑜接受早療棕櫚獎之表揚。


得獎感言
    算算在早療領域服務也將近十年了!當初憑藉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膽子,在前輩們帶領指導下,踏上這條路──那些與個管員伙伴們一起邊做邊學的日子似乎還記憶猶新。年輕時候的我,有著滿懷的熱情與模糊的理想,以有限的早療知能,試圖了解與幫助早療兒童與家庭,陪伴他們走一段路。

    隨著人生歷練擴展與生命更臻成熟,幫助我在接觸早療家長時,或許更能體會父母心,了解他們內心的憂傷不安,或許更能敏感其家庭需求,儘可能及時提供適切的幫助。但一路走來,我心底深處一直有份提醒,總想著能為我所關心的這些家庭多做點什麼;而我也知道,許多想法需要時間蘊釀與等待時機成熟,投身早療十年,只不過是點滴累積自己的服務經驗與能量,現在才僅算是能開始做點事的時候!

    相信是 神一路帶領,讓我雖歷經轉折而仍能持守在這個領域繼續耕耘。感謝所有接觸過的兒童與家長,讓我真實體會到生命的堅韌性,以及愛的力量竟如此憾動人心;感謝曾經同行團隊伙伴的互助互勉,讓我懂得並學習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感謝家人親友的愛與支持,讓我深知惟有感恩與分享的人生才得真幸福。

    何其有幸能守護這群慢飛小天使們,也真知道自己所做的是極其緲小與微不足道!獲獎對我而言,除感謝機構提攜與評委肯定外,更是提醒與勉勵:期許能秉持關懷照顧最弱勢者的初心,更多將自己擺上,以實際行動匯眾更多力量,齊心為早療家庭與兒童的未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聖經上說:「你們若做在最小的一個弟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我深信,這是一條與  神同工,榮神益人的道路!願  神繼續使用我,成就  祂美好的旨意!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