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棕梠獎 報導
郭乃文的得獎感言
得獎感言
1959年臺灣省婦幼衛生研究所正式成立,那年乃文在台南市赤崁樓旁的赤崁街某三樓木屋中出生,據說產婆尚未進家門已哇哇落地,算是當時高死亡率新生兒中的幸運兒。國小四年級前,記憶中每天都被老師逼著喝一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自1955年起連續供應台灣兒童長達十四年的熱牛奶;那時校園內正流行頭蝨和寄生蟲,所以手中拿著玻璃牛奶瓶,頭上包著噴滿PPT液的頭巾,還因為施打藥劑經常要跑廁所,是對國小同學們深刻之一幕。1973年台灣政府頒布<兒童福利法>以維護兒童身心健康、促進正常生長與發育及保障兒童福利為宗旨。1985年才公布<優生保健法>,積極篩檢國內每一個新生兒,以期儘早提供妥善的診治。這是台灣人自己拿出經費、信心以及執行力。
那時台北榮總替國家承擔新生兒篩檢計畫,恰巧當年七月四日乃文正式到榮總復健部報到。拜保健法之賜,我的心理復健治療室成為戰鬥室,有十一歲的爬行孩兒、有八歲才診斷出來的先天性甲狀腺低下功能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T)、有連生五個損失三個餘兩個孩童為嚴重遲緩的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婚姻,以及數不盡因為疾患而破碎的家庭;不過相反地,也親眼看到幸運地被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CHT患者,長大成為IQ134的漂亮小姑娘。專業之力量,始真正於心中生根。1993年出國進修,有幸在南加大李眉教授家中作客。之前一直不懂李教授為何和神經心理學結緣如此之早,那次之後,我學到人生深刻的一課,要把不捨變成力量、把大痛轉為機緣;「心智衡鑑」不足以解決問題,必須走到「心智治療」、走向「心智教育」。漸漸懂了孔子說的君子不器,是因為有核心知能和核心價值,而成功不必在我,傳承創新才是力量。
具體優良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