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21屆 重度身心障礙學前兒童學習區遊具製作與一般幼兒互動影響之初探 The pilot study of the designs and influences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s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and regular p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重度身心障礙學前兒童學習區遊具製作與一般幼兒互動影響之初探

The pilot study of the designs and influences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s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and regular peers.

黃齡儀1鄭美芝1ã、葉珮宸1

Ling-Yi Huang1Mei-Chih Cheng1Pei-Cheng Yeh 1

財團法人臺南市私立天主教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伯利恆兒童發展中心

Bethlehem Foundation Bethlehem Child Developmental Center

背景與目的:為增加本中心中重度身心障礙兒童融合經驗,並推展社區幼兒園正向的融合教育體驗,於108年9月起本中心大班年紀兒童每週至社區幼兒園參與生活半天。幼兒園與發展中心的成人間、幼兒間都已培養出非常深厚的有情、默契。

參與融合教育之中重度身心障礙兒童,2位為腦性麻痺,高張力,無法行走、背脊變形,無法坐一般幼兒椅,必需乘坐功能椅;1位為自閉症,重度情緒障礙。

經半年之共同團討、共同戶外遊戲,雙方教室的學習區相似、小朋友間都已產生互信、互愛的情感基礎。幼兒園中學習區中大多是各自玩各自的,欲探討中重度身心障礙幼兒在一般幼兒園的學習區中與一般幼兒的互動的可能。因為需要做哪些調整?如學習區教具若不適合發展中心幼兒持、握,應如何改造、調整?在學習區內幼兒彼此間的互動可能有哪些困難?如何促進互動?

方法: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改善中重度身心障礙幼兒在一般幼兒園學習區獨立學習、互動遊戲的學習。因而(一)設計教具的理念1.依發展中心內現有物品改造、調整,設計為可結合幼兒園學習區教具的教具,讓兒童盡可能獨立參與。2.設計的教具盡量能讓2~4位小朋友互動,創造互動機會。3.教師需介紹教具、引導互動的方法,讓同儕因有趣而主動在遊戲間互動。(二)設計教具的內容:適合在益智區、積木區的獨立教具:顏色配對杯;適合互動遊戲的紙盤接球、紙箱斜坡板、推球入洞、彈珠台

結果:

  • 身心障礙幼兒:1.可以自己在積木學習區獨立玩顏色配對杯遊戲,感受「我可以自己來」的成就;2.身心障礙幼兒無法組裝益智教具,但可以為夥伴遞零件。3.身障兒童差異也大,有的雖有身體限制,仍努力想和大家一起玩,有情緒困擾的幼兒,互動較少,彼此間難有共鳴。4.積木區單位積木體積過大,無法拿取和大家一起排列。
  • 一般幼兒:1.一般幼兒對簡單但沒看過的教具、玩法覺得好奇,不自主來參與;2.一般幼兒拼到熱衷時會忘了中心的夥伴,自己拿比較快;3.一般幼兒變化出更多豐富的玩法,激盪出孩子更多的想像力;4.拼單位積木時,看到身心障礙幼兒拿不動時,會托著中心孩子的雙手拿積木;4.自動變化遊戲,加入第三人當裁判,討論誰分數多,正如一般幼兒園孩子在學習區玩互動,沒有誰陪誰,就是一起做快樂的遊戲。.
  • 教具:1.顏色配對杯提供發展中心幼兒獨立遊戲的時空與精神;2.紙盤接球:提供多重的互動;3.紙箱斜坡板:激發身心障礙幼兒的遊戲慾望和抓握能力;4.推球入洞:不但是有層次的教具,且在一來一往的比賽中沒有人是障礙者;5.三合一彈珠台:多變化有層次的教具提供雙方孩子的需求,可配合幼兒園現階段的數量學習,也激發出幼兒園孩子的想像力,自己衍生設計出不同玩法。

結論:中重度幼兒在一般班級的融合確實有許多需要克服之處,首先是成人間的接納、合作,教學前的討論、共同面對身心障礙幼兒的肢體、情緒上的困難,設計製作出簡單但不失學習目標的遊具、教學時的相互補位、臨時應變,才能讓所有幼兒平等的一起玩、一起學習,而不是誰等誰、誰陪誰,甚至誰讓誰的共融學習環境。

關鍵字:學齡前、教具、互動、重度障礙

Keywords: preschool, learning materials, interaction, severe disabilities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