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21屆 接受心理衡鑑服務之學齡前兒童特性分析─以某區域醫院為例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ho Rece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a Regional Hospital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接受心理衡鑑服務之學齡前兒童特性分析─以某區域醫院為例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ho Rece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a Regional Hospital

賴岑樺*

Cen-Hua Lai*

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心身科

Departments of Psychiatry, Tungs’ Taichung MetroHarbor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早期療育的服務對象為因生理、心理、或社會環境因素而導致發展遲緩的未滿6歲兒童,遲緩類別大致可分成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社會情緒、生活自理。早期療育的特色是依據個案特性提供整體性及跨領域的評估、諮詢、治療等服務,在醫院內的早期療育團隊通常包含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會工作師、個案管理師等成員。當個案疑似有認知及或社會情緒發展遲緩之可能性時,將由醫師轉介給臨床心理師執行心理衡鑑,以進一步確認發展狀況。本研究目的為分析接受心理衡鑑之學齡前兒童之特性,結果將可做為早期療育臨床心理師專業訓練內容之參考,亦有助於醫療單位從個案實際需求面來規劃專業人力及環境設備。

方法:研究對象為於某區域醫院接受心理衡鑑服務之學齡前兒童,採回溯性研究方法,收案期間為1年,回顧病例的病歷及心理衡鑑轉介單(醫囑)內容,檢視並分析每位病例的主訴問題及轉介目的。

結果:有效病例共有304名(N = 304),其中男生222名(占73.03%),女生82名(占26.97%)。在主訴問題部份,可區分出的類型有14種,在此分類架構之下,所有病例的主訴問題類型數量在1到4個之間,平均數為1.79個(SD = 0.70),有2個主訴問題的人數最多(162位,占53.29%),有4個的人數最少(7位,占0.02%)。出現比例最高的前五種類型依序為認知發展遲緩(84.54%)、自閉性光譜疾患(40.79%)、注意力缺失/過動症(20.72%)、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18.75%)、焦慮及相關障礙症(3.62%)。若按照性別分開檢視,發現在男生組,主訴問題的出現比例排序與全體相同,為認知發展遲緩(82.43%)、自閉性光譜疾患(42.79%)、注意力缺失/過動症(24.32%)、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19.37%)、焦慮及相關障礙症(2.25%);而在女生組,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出現比例則高於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依序為認知發展遲緩(90.24%)、自閉性光譜疾患(35.37%)、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17.07%)、注意力缺失/過動症(10.98%)、焦慮及相關障礙症(7.32%)。在轉介目的部份,可區分出的類型有6種,在此分類架構之下,所有病例的轉介目的類型數量在1到3個之間,平均數為1.79個(SD = 0.56),有2個轉介目的的人數最多(194位,占63.82%),有3個的人數最少(23位,占0.08%)。出現比例最高的前五種類型依序為幼兒發展評估(含認知及社會情緒發展)(97.04%)、鑑別診斷(66.12%)、特殊教育資源申請(11.18%)、氣質評估(2.96%)、身心障礙手冊申請(0.99%)。將主訴問題及轉介目的進行交叉分析,則出現比例最高的前三種組合為認知發展遲緩─幼兒發展評估(84.21%)、認知發展遲緩─鑑別診斷(51.54%)、自閉性光譜疾患─幼兒發展評估(占40.79%)。

結論:在接受心理衡鑑服務的學齡前兒童中,最常見的主訴問題為認知發展遲緩,其次為同屬神經發展障礙症的自閉性光譜疾患及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從事早期療育的臨床心理師應具備相關疾患知識,而臨床上除了熟悉幼兒發展評估及鑑別診斷之執行外,也應對特殊教育資源的申請流程及規定有基本概念,以提升整體心理衡鑑服務品質。

關鍵字:心理衡鑑、發展遲緩、幼兒發展評估、鑑別診斷、臨床心理服務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