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21屆 粗大動作發展障礙兒童於日常生活功能及環境改造之探究 Investigation of Daily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in Children with Gross Motor Impairments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粗大動作發展障礙兒童於日常生活功能及環境改造之探究

Investigation of Daily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in Children with Gross Motor Impairments

趙美媛1*、宋松遠1、張奐1、許瑜真2、康琳茹3,4、黃靄雯3,4                                                       

Mei-Yuan Chao1*, Sung Sung Yuan1, Huann Chang1, Yu-Chen Hus2, Lin-Ju Kang3,4,

Ai-Wen Hwang3,4

1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復健科、2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3長庚大學醫學院早期療育研究所、4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Wei-Gong Memorial Hospital, 2Children Development Center, Wei-Gong Memorial Hospital ,3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College of Medicine, Chang Gung University, 4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Linkou

研究背景與目的:「以家庭為中心」早期介入為協助發展遲緩兒童能在自然的環境中順利參與作息活動,並與他人產生互動關係。對於動作障礙兒童而言,因肢體不便造成生活上通常需依賴照顧者或輔具介入來達成目標。在臨床上經常面臨許多家長在協助兒童參與日常作息活動時,往往因習慣、時間短促或認為兒童無法順利執行等因素而直接幫忙孩子完成活動,導致和照顧者討論孩子生活參與之執行能力時,照顧者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從未或不知道能給孩子練習此活動的機會,甚至不確定孩子是否能真正自己執行日常生活活動。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過程中,除了評估兒童基本發展能力外,並收集粗大動作發展障礙兒童在參與日常生活的獨立程度及照顧者協助狀況,期待能給予早療工作者未來與家長討論居家作息活動時介入之參考方向。

方法:本研究對象為1091月至6月期間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的個案,並經由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l Inventory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CDIIT)結果確定為粗大動作發展障礙兒童,在評估當天研究者與照顧者會談並收集兒童生活功能量表中文版(Pediatric Evaluation of Disability Inventory, PEDI-C)以了解兒童參與日常生活之表現,內容包含兒童在居家中「自我照顧」領域如食材選擇、餐具使用、喝水容器、刷牙、洗澡、穿脫衣物、如廁、大小便控制等,及「行動」領域如馬桶、椅子、輪椅、汽機車、床上及浴缸轉位、室內外行動方式、距離和速度的能力、上下樓梯等功能性技巧,每一個題目依照兒童是否能獨立完成進行勾選,包含無法完成(0)或可完成(1);以及照顧者依照平時給予兒童在「自我照顧」及「行動」領域之協助程度進行評量,包含獨立(5)、監督(提示)/準備(4)、極少協助(3)、中等協助(2)、最大協助(1)、完全協助(0);及家長是否為了讓兒童順利參與生活而進行環境改造,內容包含無(N)沒有使用環境改造、孩童(C)為一般孩童所設計非個別化、復健輔具(R)、延伸性(E)延伸性環境改造調整。

結果:本研究共收集46名粗大動作障礙兒童,男生共33(71.8%)、女生共13(28.2%),平均年齡為50.4個月,其中有18(39%)個案為本院初次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在兒童生活功能量表中文版(PEDI-C)發現「自我照顧」領域的獨立程度之常模標準分數為<10~41.1,其中<10共30人(佔65.2%)、在「行動」領域的獨立程度之常模標準分數為<10-41.3,其中<10共26人(佔56.5%);在照顧者協助之「自我照顧」領域之常模標準分數為<10-48.3,其中<10共10人(佔21.7%)、在照顧者協助之行動」領域之常模標準分數為<10-46.1,其中<10共13人(佔28.3%);在環境改造部分「自我照顧」及「行動」領域皆以無(N)孩童(C)為主。結果顯示粗大動作發展障礙兒童在參與生活作息活動中仍遇到相當多的困難,不管在「自我照顧」及「行動」領域屬於落後範圍,在生活參與之獨立完成能力越低相對需要照顧者協助程度越高;在環境改造部分大多無改造或直接使用一般兒童可使用的工具來執行,家長大多以家庭現有資源及便利性作為考量,並且對兒童日常生活操作工具並不曉得可透過合適的復健輔具(R)延伸性(E)環境改造來獲得改善。

結論:促進發展遲緩兒童順利參與作息活動不僅能降低家庭照顧壓力,更能增進親職間的互動關係,早療相關工作者在服務早療家庭時應協助家長找出兒童在居家及學校環境中參與日常作息活動所面臨的困難點及可行的解決策略,以促使發展遲緩兒童家庭之生活品質能獲得改善。

關鍵字:作息、生活參與、獨立性、早期療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