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22屆 手語介入提升學前聽損兒童之語言能力與情緒調適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手語介入提升學前聽損兒童之語言能力與情緒調適

Application of sign language intervention in Preschool Child with hearing loss to improve language ability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羅淑珍1*、陳霈瑢1

Shu Chen Lo 1(通訊作者,報告者), Wen-Hui Chen1

1台中澄清綜合醫院兒童發展中心

1Pediatric development center,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Cheng Ching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聽覺學習為兒童早期學習的重要路徑,聽損兒童因聽力受損造成認知功能、日常學習能力進步有限外,聲源辨識的困難容易延伸情緒問題,語言能力的持續停滯不僅在語言理解出現明顯困難,孩子更難以發展出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的能力。本研究嘗試在語言治療中,透過整體溝通法,以自然手語作為媒介,提高個案之語言理解、表達並減少其情緒行為反應。

方法: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個案為44個月女童,聽損程度(左耳73dB/右耳82dB),出生後11個月起配戴助聽器。本研究採用CBCL1/2-5評估個案情緒行為表現。語言治療師在語言治療訓練中結合手語輔助,協助個案透過跨感道將字詞概念進行連結並提高表達動機,並於介入後一年後進行追蹤,分析其語言與情緒行為表現。

結果:評估結果顯示案母、聽障協會教師、職能老師在攻擊行為指標評估得分明顯降低;個案本身的口語理解(108年字彙量107;109年字彙量220個)、口語表達(108年字彙量52;109年字彙量221個)、手語理解(108年字彙量115;109年字彙量286個)呈現明顯進展。

結論:透過手語介入,能顯著提升個案的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外,溝通動機的提升有助個案調節自我情緒反應。

關鍵詞:聽損兒童、手語介入、情緒調適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