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謝佳勳、黃素英* Jia- Shiun Hsien, Su-Ying Huang*
天主教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Department of Clinical Psychology,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發展遲緩兒童在療育過程需面對弱勢能力的學習及具挑戰性的任務,發展遲緩兒童之家長評量其子女有較低精熟動機(Morgan et al., 2017)。典型發展學齡前兒童的研究發現,兒童在不同領域的精熟動機與能力可能有不同關聯,而精熟愉悅等表達性動機指標可能在動機領域與能力之間扮演間接角色(Józsa & Barrett, 2018)。本研究目的為透過兩波間隔約10個月資料探討 (1)發展遲緩兒童的認知/物件、粗動作、社會互動等動機領域,精熟愉悅、對挑戰的負向反應表達性指標,對一般能力的跨時預測效果。(2) 檢驗第一波兒童的表達性動機指標在各動機領域與一般能力之關聯的調節效果。
方法:以臺灣北部55位2至6歲發展遲緩兒童(平均年齡4歲8個月,標準差11個月)及其家長為研究對象。第一波以學前動機問卷(DMQ18, Morgan et al., 2017)由家長評量兒童的認知/物件、粗動作、與成人互動、與孩童互動四個領域動機,以及精熟愉悅、對挑戰的負向反應兩個表達性指標為預測變項,第二波以家長透過DMQ18評量的兒童一般能力為結果變項。
結果:(1)相關分析顯示,兒童在第一波的認知/物件及粗動作領域動機與一般能力有顯著跨時正相關(rs = .35, .48, ps ;多元迴歸分析顯示,第一波精熟動機對兒童一般能力解釋變量為27%(F(6,48) = 2.92, p ,其中認知/物件領域對一般能力具跨時的顯著正向預測效果(β = .45; t = 2.70,p <.01>,其他精熟動機指標無顯著預測效果(βs = -.12~.26, ps > .10)。(2) 階層迴歸分析顯示,兒童對挑戰的負向反應此表達性動機指標對各領域動機與一般能力之關聯無顯著調節效果,然而精熟愉悅可調節兒童與孩童互動領域動機與一般能力的關聯,在高精熟愉悅時發展遲緩兒童的同儕互動動機對一般能力具正向預測效果(β = .29; t = 2.27, p 。
結論:對發展遲緩學齡前兒童來說,家長報告的早期精熟動機與能力的關聯依動機領域有不同,促進認知及物件的精熟動機有助能力的提升:在精熟過程兒童正向愉悅情緒的促發,有助於高同儕社會動機對一般能力的正面效果。
關鍵詞:能力、精熟動機、發展遲緩兒童、縱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