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24屆 海報式論文教育類【學齡前兒童實施探究學習法之元素探究 Exploring the Elements of Discovery Learning for Preschool Students】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蔡旻娟陳麗如
Min-Chuan Tsai
, Li-Ju Chen

 

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CHANG GUNG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108年課綱推行以來,教育現場不再大量知識以單方向的方式由教師傳授給幼童,曾經被動吸收的幼童們,如今在學習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動探索的角色。課綱主張讓幼童學習「帶得走的能力」、「幼童本位」、「從生活中學習」等。探究式學習法(discovery learning)正是以幼童為學習的中心,在極巨開放性與彈性的學習情境中,引導幼童發現問題、分析、擬定方案、嘗試解決,最後獲得結論。在此學習過程中,幼童會更清晰地了解到探究的主題及內容,且從中學習如何解決問題。探究式學習法有以下優點,一、讓幼童對於探究內容產生興趣,二、增加幼童解決問題架構及能力,三、學會與他人合作且相互交流。研究者發現目前國內關於探究學習法運用於學習中的文獻以國中至大學研究居多,學齡前則偏少。幼童閱讀能力正處在Jeanne Chall所提出的前閱讀期(pre-reading),此階段的幼童正在熟悉語言以及聲音之間的對應,此階段對於未來的閱讀基礎有極大的幫助。由於探究式學習所需要的大量閱讀理解,學齡前幼童識字量不多,對於幼童來說是否會是無法完整實施的要素,是本研究欲探討的方向。

 

研究方法:本研究運用關鍵字「探究學習法」(discovery learning)、「幼童」、「學齡前兒童」、「閱讀能力」於文獻平台Google Scholar、華藝線上圖書館查國內相關文獻,因研究內容希望貼近台灣幼童,因此以國內文獻為主。依照研究目的篩選適用於此研究之文獻,進而整理、歸納得出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經由大量文獻統整歸納後研究者分析發現以下三點分別影響探究學習法的要素。

1)學習時間:學齡前幼童因閱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閱讀完整文章,但運用聆聽的方式理解文章內關聯或邏輯,教師於授課時,需給予充足時間以及協助,幫助幼童將閱讀內容運用於解決問題之中。

2)授課方式:教師授課多元性包含以圖畫、口述、遊戲等方式媒介授課,研究指出學齡前幼童認知層面雖識字量不多,經由教師教具選用圖畫較多或是口述輔助則可有效改善幼童無法理解的狀況,進而有效達到探究學習。學齡前幼童喜歡透過遊戲,在探索中自主學習以及邏輯觀念建立,藉由遊戲學習彌補因閱讀階段所無法達成的閱讀理解成效。

3)教師上課方式以及教師教學取向會影響幼童於探究學習法的學習成效,教師對於無標準答案的教學方式,普遍感到有壓力且擔心自己無法回應幼童所提出之問題,在缺乏信心的情況下,使用探究學習法不一定能達到應有的成效。

綜合上述原因,研究者歸納以下因應原則:(1)於教案設計時,規劃足夠時間供幼童進行探究學習法。(2)運用多元學習方式,幫助幼童進入探究學習狀態。(3)教師研習統一教學方法,給予教師足夠支持使其有自信授課。

 

結論:探究學習法於學齡前階段實施有以下要素。1)提供充足時間(2)以兒童為中心(3)身邊正向鼓勵。在文獻蒐集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因台灣學齡前幼童探究學習法以啟發學習動機為主,基於主動參與、探索發現的方法培養幼兒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好奇心,造就探究式教學環境不僅能提升幼童以上能力,更能促進社交發展。

 

關鍵字:探究學習法、學齡前兒童discovery learning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