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自閉症遠距介入計畫對於自閉症類群障礙幼童家庭預後之
可行性研究
Feasibility of Telehealth Autism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Family Outcome for Preschool-Aged Taiwanese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林明臻1、吳晏慈1*、張寶玲2、康琳茹3、郭曉意1
Ming-Chen, Lin1 ,Yen-Tzu, Wu1* ,Pou-Leng Cheong2,Lin-Ju Kang3,Hsiao-I Kuo1
1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1School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ysical Therap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
2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Hsin-Chu Hospital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3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
3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Chang Gung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自閉症類群障礙(簡稱自閉症)兒童在西方國家的盛行率急遽上升,台灣在過去十年間的自閉症影響人數也同樣快速增加,因此早期診斷和介入至關重要。許多研究探討以家長為中介者的介入模式(Parent-mediated intervention,簡稱PMI)為有效的早期療育模式,且對自閉症兒童的發展有正面的效果。然而在台灣,這類型的介入計劃仍顯不足,且較少研究以家長為中心設定介入目標及結合遠距醫療方法於PMI中,以及探討對於自閉症幼童家庭預後的效益。
方法:本研究發展以PMI為基礎的自閉症遠距介入計畫(Telehealth Autism intervention program,簡稱TAIP),此計畫包含遠距線上課程,由早療專業人員指導家長學習核心反應訓練(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簡稱PRT)的自然發展行為療育策略、以及幫助家長設定自主目標,並在日常生活中以結合PRT策略引導孩子學習發展技能,並促進兒童能應用至不同情境中,此介入計畫以每週一次1.5小時的視訊會議和家長進行課程及討論,課程中與主要照顧者進行自主目標設定與討論具目標導向的居家活動,共進行12週。本研究旨在探討此介入計畫之於自閉症家庭預後的效益,包含家庭自訂目標及家長效能,參與研究的父母在課程前(前測)、課程後(後測)接受家庭預後的相關評估,包含目標達成量表(Goal Attainment Scale, GAS)、和家長增能及成效量表(Parent Empowerment and Efficacy Measure, PEEM)、以及親職壓力量表簡版(Parenting Stress Index short from, PSI-SF),並在後測評量的一個月後再進行一次評估(追蹤期評估),與填寫計畫滿意度問卷,整體研究共16週完成。
結果:本研究共有16名自閉症兒童及其父母參與此介入計畫,其中15名參與者為母親、1名為父親參與。結果顯示,與前測期間的分數相比,在追蹤期間,家庭設定的目標達成分數具有顯著提升(前測分數中位數=63.6;追蹤期分數中位數= 91.8;p<0.001)。家長增能及成效量表分數在後測至追蹤期間(前測總分中位數=131.5;後測總分中位數=139.5;p= 0.023)、前測至追蹤期間(追蹤期總分中位數=137; p= 0.016)均有顯著的進步;然而,在親職壓力程度的改變上無統計上顯著差異(p >0.05)。所有參與父母對整體計畫具高度滿意度[總平均分數= 103.56分(標準差=7.52)],所有參與家長對於課程時間安排、專業人員的指導和說明等項目的滿意度最高(均填答最高分5分)。
結論:本研究探究TAIP在台灣自閉症家庭中的可行性。在介入後,可由家長自訂目標的達成狀況顯示此計畫能夠提升家庭端對於自閉症兒童發展表現的正面效益,並且同時對於家長本身的親職效能有明顯的助益,除此之外,家長對於此遠距計畫具高度滿意程度,這些正面效益可推動此遠距介入計畫在台灣家庭中的應用和發展,使得自閉症兒童之家庭獲得好的幫助。
關鍵字:自閉症、學齡前期、以家長為中介者介入模式、核心反應訓練、遠距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