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二十五屆 早期療育的開端-幼兒園協助家長接受評估之輔導與人際溝通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早期療育的開端-幼兒園協助家長接受評估之輔導與人際溝通

The Beginning of Early Treatment-Kindergarten helps parents receive assessment, counseling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陳俐君1 、趙啟傑2*

CHEN,LI-CHUN1CHAO,CHICHIEH2*

1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2臺北市北溫非營利幼兒園(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辦理)

1Department of Child Care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Taipei City Beiwun Non-Profit Preschool

背景與目的:剛剛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疫情抗爭,今年的新聞報導顯示,近年來接受評估的幼兒數量增加了三成,這清楚地反映出疫情對幼兒發展的嚴重影響。然而,當我們回到幼兒園的現場,仍然可以看到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幼兒被貼上標籤,或者對幼兒的發展狀況不夠了解,對於幼兒園老師建議進行評估並提供早期療育的建議,顯得興趣缺缺,甚至時常引發親師間的衝突。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針對幼兒園教職員工,對於一位需要接受早期療育評估的幼兒其家長,如何以適當的輔導策略介入,以正向溝通的方式提升意願讓其子女進行早期評估,並獲取後續早期療育的資源。以作為其他現場實務工作者,在後續面對需評估可能幼兒家庭時的溝通。

方法:以個案研究的形式,透過對於教職員工進行深度訪談、審視日誌記錄、親師互動等,以致最終順利讓家長進行早期療育評估,並且達到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並以透過研究者與教育工作者針對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對話與釐清,分析影響與達成輔導與人際溝通之因素,並以此撰寫論文。

結果: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要推動家長接受評估和輔導的關鍵,來自於有效的人際溝通。以下是幾個實施的方法,可以幫助幼兒獲得更多資源,並提高早期療育的效果:先建立關係,再提出問題。避免以專業教育者的身分發言,而應該以成為家長的合作夥伴為出發點。發現幼兒的優勢能力,提升幼兒和家長的正向自我評價,並以優勢能力與家長溝通。提供輔導策略並追蹤成效,展示幼兒的進步成果,增強家長對早期療育效果的信心。持續關注評估的過程和結果,說明後續的目標和效益。透過以上的方法,我們發現家長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確實面臨著壓力。提供情感和教養的支持,以及引入社區的專業團隊,可以有效地減少誤解,讓家長更能專注於幼兒的現狀。尤其是從家長的教養壓力出發,更能讓家長和園方建立起夥伴關係,共同為了幼兒的福祉努力。

結論:一、親師夥伴關係是早期療育的基石,先建立關係,再進行療育,效果會更好。二、發現幼兒的優勢能力可以減少家長的防衛情緒,也可以作為教師制定輔導策略的依據。三、持續提供有效的輔導策略,幼兒的成長也可以減少家長的防衛情緒。四、持續關注評估和課程,與家長站在同一陣線。希望本研究的發現,可以作為後續實務人員對需要進行早期療育評估的幼兒的參考。

關鍵字:早期療育、輔導與人際溝通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