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情緒行為問題之具資賦優異特質幼兒的輔導策略初探
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Counseling Strategies for Gifted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陳俐君*、趙啟傑
CHEN,LI-CHUN*、CHAO,CHICHIEH
1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2臺北市北溫非營利幼兒園(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辦理)
1Department of Child Care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Taipei City Beiwun Non-Profit Preschool
背景與目的:在幼兒園的階段,教學的主要焦點並非學科知識,而教師的訓練主要集中在特殊需求幼兒的評估和輔導,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閉症等較為特殊需求幼兒的輔導方案。然而,在幼兒園階段,有一群具有資賦優異特質的幼兒,他們擁有優勢的能力、富有創造思考的能力、以及專注執著的特性。由於他們的情緒敏感、觀察專注與獨特,以及對課室活動感到無聊,當幼兒表現出非班級規範時,感受到成人的不了解、同持的不接納,進而展現出負向的情緒行為問題,甚至是負向的自我價值觀他們在幼兒園階段時常因為情緒與行為問題而被誤認為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是在班級中與教師、同儕產生衝突。即便以現有常見的行為輔導技術提供教育現場的教學輔助,但因其內心的挫敗感無法得到滿足,進而也無法從根本改變其行為。
本研究對象為幼兒園,內專業經評估具有資賦優異特質且在幼兒園階段出現情緒行為問題的一名幼兒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現場教育人員與其互動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其情緒行為問題和輔導策略的適用性。並輔以園內其他具相同特質幼兒進行比較,了解所觀察到的輔導策略是否具有共通性。
方法:本研究採用現場行動研究的方式,以現場實務經驗、教師實際使用之輔導策略,探討在幼兒園階段對具有資賦優異特質的幼兒的輔導可用策略,以及其背後的可能成因。透過觀察幼兒在幼兒園內的行為表現,在擬定輔導策略及介入後的行為改變成效,輔以家長或老師的回饋,收集與幼兒相關的行為紀錄。採用質性分析方法,例如主題分析或內容分析,對訪談紀錄、觀察記錄和其他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和解釋,並以接受質性研究背景的人員進行分析,以探討輔導策略對於情緒行為問題關係和影響因素,及實際的達成效益。
結果:研究中發現:(1)重視具有資賦優異特質的幼兒在幼兒園內的挫折感;(2)提升幼兒的正向自我價值觀,減少負面標籤的形成;(3)協助幼兒表達自我需求,規劃自我挑戰需求,避免因無聊引發情緒;(4)教導情緒調節策略,以幽默的方式面對挫折。在以上策略介入後,確實可以發現幼兒的情緒更為穩定,調節速度提升。
結論:在研究的後續建議:(1)看到幼兒的亮點與優勢能力,提供正向表達自我的機會;(2)去標籤化,建立正向支持的班級團;(3)教導情緒表達、宣洩技巧,提供其個別化挑戰目標;(4)提供安全的挫敗經驗,增進情緒調節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與家長溝通時,同步提及幼兒的優勢能力,除能避免負面標籤形成的防衛,進而增進園家對於幼兒的協助與成長。
關鍵字:早期療育、資賦優異特質幼兒、情形行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