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二十五屆 學前融合教育之優勢與困境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學前融合教育之優勢與困境

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of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方椅棋1、丁筱庭2何祖華2*

Yee-Ki Queenie Fong1, Hsiao-Ting Ding2, Tzu-Hua Ho2*

1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

2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1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 Child Welfare, Providence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sia University

背景與目的:近年來,國家愈來愈重視學前融合教育,投入許多資源與專業人力推動融合教育,例如:開設學前特教次專長學分班,讓幼教老師充實特教知能,在融合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支持策略,也辦理融合教育多元輔導計畫,讓有需要的教保機構申請專業輔導與支持,提升融合教育成效。具特殊需求需接受早期療育的幼兒,若能在融合教育環境中學習,參與各種活動,對其成長發展也有良好正面的影響。學前融合教育的實踐需要有教師與家長和早期療育專業人員共同合作,讓教師能針對幼兒需求設計與執行全方位學習內容,將適合幼兒的教學調整或輔導策略嵌入例行作息與學習活動中,協助發展遲緩與特殊需求幼兒能順利參與日常生活並融入學習。然而,在教育現場實施融合教育可能會面臨許多困境與問題。研究者曾以問卷調查方式,比較公立、非營利、與私立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對融合教育的支持度與看法,發現大部分教師與家長都認同融合教育,但認為協助融合教育的人力與資源不足,也有許多家長覺得不了解融合教育。教師和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識與認同,是融合教育能否成功支持幼兒學習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運用質性訪談,希望更深入瞭解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對融合教育的優勢與困境之看法,也探究對實施融合教育之相關建議。

方法:本研究邀請台灣中部四間公立、私立與非營利幼兒園,徵求願意參與研究的教師與家長,以隨機抽樣方式,邀請被抽中的教師和家長接受訪談,透過開放式的問題,分享對融合教育的看法。訪談問題大綱包括:學前融合教育的優勢與困境有哪些,以及對學前融合教育有哪些建議的改善方向。訪談逐字稿由三位研究人員做分類、整理與編碼,並參照相關文獻,從教師教學、幼兒與同儕、家長、人力資源與社會等不同面向進行內容分析。

結果:本研究有兩位幼兒園教師與五位家長接受訪談。結果發現,從教師的角度,教師肯定融合教育具有促進幼兒與同儕互動的優勢,可讓特殊生模仿同儕的行為,也可讓普通生了解特殊生,培養同理心。教師也提出教學知能與人力資源上的優勢,認為融合教育有不同專業及政府資源介入,例如有巡迴輔導老師的協助,可讓幼兒的學習效果更快更明顯。而有社工協助特殊生家庭,可使家長更知道如何幫助幼兒。然而教師也認為上述優勢也是目前的困境,因為教師感到無法同時兼顧普生與特生的需求,需要學習如何運用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也認為還是有許多特殊幼兒需要一對一的輔導,因此缺乏支援人力有待改善的困境。家長則認為融合教育的優勢之一是輕度遲緩或障礙的幼兒較能在融合教育中獲得有效的協助和顯著的進步,但困境是中重度障礙幼兒在融合班級中會影響其他幼兒的學習,也需要更多的協助。家長也提出目前社會大眾對融合教育的瞭解和接受度還不夠,專業人力的配置也須增加,師生比也可適度調整,以減輕教師負擔。此外,教師與家長也建議政府對融合教育的推動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例如:私幼也需更多相關資源協助落實融合教育、幼兒園需要更多專業人員介入合作協助幼兒、以及政府可再大力宣導提升民眾對融合教育的認識。

結論:本研究以訪談方式探討教師與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的優勢與困境的看法以及改善建議,可供相關單位參考。研究結果顯示教師與家長都認為融合教育有其促進幼兒學習融入社會的優勢,也有多元的專業介入幫助教師與幼兒。然而,融合教育的優勢也是其有待改善的困境,目前社會大眾仍需政府提供更多資訊與宣導來了解融合教育,幼兒園與家長需要更多的資源幫助幼兒參與融合教育。而政府或教育主管機關也應發展更完善的措施,提供足夠人力協助公私立幼兒園實施融合教育,減輕教師在融合班級的壓力,也提升家長對融合教育的支持,讓融合教育能有更具體顯著的成效。

關鍵字:學前融合教育、特殊需求幼兒、發展遲緩、家長、教師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