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二十五屆 依慢飛天使家庭需求導入家事商談服務之個案研究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依慢飛天使家庭需求導入家事商談服務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the introduction of family consultation services based on the needs of Manfei Angle families

李國樑1,2陳蓁蓁1,2*

Kuo-Liang Li 1,2Chen-Chen Chen 1,2*

1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

2和美鹿港區兒童發展社區資源服務中心

1Changhua County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2Hemeilu and Lukang Port District Child Development Community Resource Service Center

背景與目的:發展遲緩兒童之家庭內的夫妻、代間互相衝突、溝通障礙、婚姻暴力、離婚、攜子自殺、精神障礙和兒童疏忽虐待等層出不窮的現象到後來都會影響發展遲緩兒童接受服務的情況,而家庭內的種種需求與狀況會再回到專業人員身上。2022年台灣離婚有50,609對,離婚率2.17%(對/千人),大陸離婚率比台灣高,台灣排亞洲第二名,結婚約八年是離婚率最高的時間,結婚未滿五年占34.7%最多,而這些離婚巔峰階段均是家有發展遲緩兒童高度需要父母或是家人積極照顧提供療育的黃金期。因此,發展遲緩兒童父母的婚姻觸礁時,夫妻往往直接法院見,而缺乏緩衝的調解,如何讓這些家庭能有更多訊息、資源和協助是早期療育服務需要倡議的主題。

方法:本個案之家庭型態屬重組家庭,慢飛天使原由案曾祖母代為照顧,在案曾祖母因病過世而慢飛天使在案生父與案繼母面臨婚姻困境論及離婚邊緣時,本研究透過家庭訪視、提供關懷慰問禮金、心理諮商並以訪視會談紀錄進行內容分析。

結果:社工評估慢飛天使處於與原照顧者分離的內在壓力以及進入重組家庭面對轉換生活環境的雙重壓力下,案繼母面對同時照顧無安全依附的慢飛天使以及自己的罕病幼女時,產生無法給予全心全意的個別照顧的疲憊感而想以離婚方式來恢復單身生活,讓自己有一個新的開始,然而案生父表現出極度焦慮不安情緒並四處求助,當夫妻變成整天口角、吵鬧不休的高衝突關係時,社工的商談視角從案繼母拋出欲離婚訊息進入和案繼母會談,分析離婚後面臨到的監護權、探視權、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權、居住權等議題,引導案繼母以兒童最佳利益衡量父母的婚姻以及與孩子的親子關係,當案繼母感受到分離議題產生了失落情緒以及可能帶給孩子們的情感分離創傷時,社工在聆聽中給予同理、支持,對案繼母想多陪伴慢飛天使一段路的念頭給予肯定,之後再和案父母共同討論調整居住環境空間及照顧時的分工與合作,將焦點拉回孩子的照顧安排後,雙方都願意持續婚姻關係,家事商談促進重組家庭正向溝通並成為能共親職的友善合作父母。

結論: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在國內較正式推動已逾30年,在極力發展早療資源以滿足孩子療育需求的同時,若無法兼顧到這些家庭的問題及需求,則再多的早療資源及專業人力,可能都無法直接順利提供給這些孩子,因為家庭存在著其他更迫切被滿足的需求。因此,早期療育服務透過家事商談協助家有慢飛天使的父母在婚姻遇到困難時有機會獲得適切協助,讓高衝突的負能量得以在家事商談溫和的會談歷程中降低關係創傷,提高願意履行責任意願,達到家庭共識,讓父母願意好好談,避免更嚴重的對立或再次傷害,友善地成為慢飛天使成長中的最佳陪伴者是早療服務未來願景。

關鍵字:家事商談、生態觀點、早期療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