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十屆 偏遠地區早療到宅服務模式之運作經驗初探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A Pilot Study of Experiences of Home-based Service Model for Early  Intervention In Backcountry  許昭瑜1*、詹淑芳2、陳意玫3、王維瑩4、鄭麗珍5
Chao-Yu Hsu1 , Shu-Fang Chan2,I-Mei Chen3,,Wei-Ying Wang4,Li-Chen Cheng5
1,2,3,4,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臺北縣私立大同育幼院早期療育部, 5,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1,2,3,4,Da-Tung Children Center Early Intervention Department of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5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背景與目的:從早期療育個案管理實務中發現,偏遠地區的發展遲緩兒童較一般地區較易被忽略與延誤,取得療育服務的可近性也較低。為突破偏遠地區普遍缺乏療育資源的窘境,本院自民國93年起即運用到宅服務的外展模式來介入偏遠地區需要早期療育的家庭,為這些遲緩兒童及其家庭銜接需要的療育服務與教育安置。

四年多來,本院每週一次的到宅個管服務,平均每次服務4~5名兒童,已累計700多人次的服務量(統計至97年12月底止),服務的區域遍及台北縣的平溪、雙溪、貢寮、深坑、石碇、坪林、烏來等偏遠鄉鎮,所服務的家庭大多屬於經濟弱勢的家庭,所需的各項療育服務相當複雜而多元。本文的目的在描繪本院在偏遠地區所推動的早療到宅服務模式之發展歷程、實施重點與執行特色,進一步呈現運作實況、服務成果來反思實務方面的困境,作為未來本院服務模式修訂之參考,並藉此倡導政府重視偏遠地區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的療育可近性議題。

方法:本文採用服務資料的回顧與個案資料分析,勾勒出本服務模式的發展脈絡與服務內涵;本文運用測量工具的評量結果來呈現本項服務的成果和兒童發展的進度,並藉由服務團隊成員焦點訪談及現行服務家庭的回饋問卷調查,提供本服務模式的實施現況與修改建議。

結果:本院早療到宅服務模式,由特殊教育、語言治療及社會工作三類專業人員與義工組成服務基礎團隊,以個管在案兒童及其家庭需求評估為出發,所提供服務內容主要包含:療育服務(以語言治療、認知課程、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為主)、親職教育示範指導(含照顧技巧、營養保健、居家整潔、生活常規等)、資源聯結服務(含醫療衛生、教育安置、福利服務等),並視家庭需要適時予以支持性或補充性服務,例如經濟扶助、陪同就醫、輔具提供等。

本服務模式的運作特色為:「專車─配備早療到宅服務專車」、「團隊─成組專業人員提供多功能整合型服務」以及「以家庭為中心─服務理念於實務中具體化執行」;相較於其他委辦到宅服務模式,更凸顯本方案服務優勢:「早療個管角色居中協調,得以適時因應家庭需求連結運用多元資源」、「跨專業團隊長期合作具工作默契」、「服務機動性高且彈性配合家庭狀況調整」、「在地資源的開拓與專業服務深化」、「服務效率高且具預防性功能可及早發現潛在個案並及早介入」。

  整體而言,本服務模式的主要服務成果為:(1)兒童的發展能力提昇,拉近發展落差。

本院以『學齡前兒童行為發展量表』為實務評估工具,比較服務介入前後個案發展能力改變情形,八成個案整體發展能力提昇,且整體發展年齡平均進展約13個月(平均發展進步幅度達11%)。

(2)服務輸送進入家庭後,對整體家庭帶來非預期影響。

本院以自編之『偏遠地區早療到宅服務方案家庭回饋問卷』蒐集主要照顧者意見,呈現服務介入後之主要影響包括:孩子「學習有進步」與「在學習方面有成就感」、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發展更多認識」、「學習更多親職照顧技巧」、以及「更關心且積極配合療育」、家庭則「獲得更多相關資源」及「壓力減輕一些」。

本服務模式在實施上也遭遇以下的一些實務困境,包括:

(1)經費及專業人力有限,且欠缺完整培訓傳承機制,服務能量無法持續擴展;

(2)受限團隊組成之專業類別,提供有限度的療育類型;

(3)兒童進入入國小後的療育資源與家庭支持性服務再度貧乏,無法延續早療服務的效果。

而服務模式未來需要更進一步檢討修訂部分,涵蓋:(1)服務程序標準化;

(2)建立團隊同儕督導討論運作機制;

(3)強化家庭參與的策略運用;

(4)多元服務效能評量方式。

結論、實務反思與展望:

本院所推動的到宅服務模式主要是立基於早療個管服務,落實『以家庭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於實務,透過跨專業團隊模式,提供偏遠地區遲緩兒童立即性與可近性的療育,達到提昇遲緩兒發展能力的直接效果,間接輔助家長提昇親職教養及照顧知能,並協助家庭獲致所需資源以改善生活。

  展望未來,本院將更重視偏遠地區的早期療育服務模式的在地化與深耕化發展,致力於結合與開發在地的早療資源,並經由經驗傳承及訓練培植促使服務在地生根;同時,本院也會因應實務需求的現況,不斷創新與擴充服務內涵,運用各類媒介,倡導提供多元化、互動式的服務,期能減少城鄉差距造成孩子社會文化刺激落差的影響,使遲緩兒家庭的相關需求得以更直接與便利地獲致滿足。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