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Study of Social Support in Developmental Delay Children’ Family 張玉璇 ¹ 張秀玉 ² Chang,Yu-Hsuan¹ Chang, Hsiu-Yu² ¹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研究生 Graduate of Institure of Eari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uiversity ²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助理教授 Dept. of Social Work & Child Welfare .Providence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家庭成員對發展遲緩兒童的接納與支持的態度是早期療育是否可以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早期療育是以發展遲緩兒童的家庭為主要介入對象,也將家庭納入服務對象(萬育維、莊凰如,1995) 相當多的證據指出社會支持和家庭外資源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父母、家庭和兒童功能,包括個人健康和幸福感、家庭幸福感、生活危機的適應、養育的滿意度、對孩子的態度、親職互動風格、本身和孩子的適應、兒童氣質、及兒童行為與發展。(Dunst,2003) 發展遲緩兒童的出生與養育會造成家庭生活上許多衝擊,家庭需承擔諸多的壓力與負擔,社會支持可提升父母和家庭的幸福感,增加正向支持,減少障礙或危險性。因此,本研究將探討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社會支持的狀況。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之方式並蒐集有關發展遲緩家庭在早期療育的重要性及社會支持的相關理論,歸納出社會支持對發展遲緩家庭的影響,最後並依據結論提供相關建議以供早期療育單位參考。 研究結論 依據文獻之探討,其結果如下: 一、家庭在早期療育服務中的重要性 1由於家庭具有養育照顧的功能,對於需要較多照顧與療育的發展遲緩 兒童而言更顯的重要。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服務也成為近年來提供相關服務的主流,並將家庭的服務納入相關法令中。 2從家庭生態系統看來發展遲緩兒童的狀況也會影響家庭中其他成員,其他成員也會對發展遲緩兒童造成影響,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關係,對發展遲緩兒童的態度、對早期療育的看法,以及家庭具有的社經地位等條件都可能會直接、間接影響到早期療育的效果。(施怡廷,1998) 3 Marfo & Kysela(1985)指出以家庭為早期療育方案之干預重點,其目的在減少父母因發展遲緩兒童的出現所帶來的罪惡感、不安與混淆情緒。早期療育之施行可以讓父母了解發展遲緩兒童之發展,並協助父母提早預備孩子所需接受的各種療育與增強父母配合之動機。早期療育的內容以提供如何協助發展遲緩兒童的技巧給父母。預防發展遲緩兒童因父母不當之反應而形成不必要的行為退縮。促進父母利用社區資源之能力與相關知識的吸取。(引自張秀玉,2007) 二、社會支持的定義與內容 1.Cobb(1976)指出社會支持是訊息傳遞的過程,其指引出個人是被關懷、被愛及被尊重的,而且具有價值感的,同時更指引出個人是歸屬於某一個溝通網絡,與其他人彼此是互相、具有義務的,可促進個體對於危機之因應及改變做調適。 2.Caplan(1976)指出社會支持有三大功能:(一)幫助個體使用心理資源解決其情緒上的困擾。(二)分擔個體的任務,提供個體金錢、工具、技能上的幫助。(三)提供認知性的指引,幫助個體解決困境。 3.研究者從上述文獻中,將社會支持歸納為下列三種類型: A.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ocial support):實質接受到的援助或協助,如提供物質與經濟上的協助,或尋求社會資源的支援,以及實際照顧之協助和家事協助等。 B.訊息性支持(information social support):提供想法或意見以利個人運用以解決問題,包括給予指導、建議或回饋等,例如:當生病時,由醫師處得到治療的訊息。 C.情緒性支持(emotional social support):是指可以從他人處得到關心或傾訴,包括正向情感的表達及肯定的讚賞,例如:親密感、信任、關心、尊敬、讚賞。 結論與建議 研究者從相關的文獻中,整理出社會支持對於發展遲緩家庭的影響及相關建議,玆陳述如下: 〈一〉 社會支持對智障者母親的心理調適具主要效果,減輕母親的壓力、提升母親角色適應能力。社會支持頻率愈高,家長面臨的問題解決的程度則愈高。情緒性支持愈多親職壓力愈低。社會支持對於智能障礙、腦性麻痺、肢體障礙、發展遲緩以及高危險群兒童的父母在個人狀況、父母態度、對兒童能力的概念和兒童行為影響方面皆有正向的影響。由此可見家庭擁有社會支持是突破困境的原因之一。 〈二〉 家有遲緩兒童的家庭比一般幼兒家庭對子女教養問題、教養成敗、或養育責任有較負面的看法。而這些信念又直接間接關係著養育經驗的愉悅與否、家庭運作功能、家庭環境、外力支持和家庭需要的狀況(王天苗,1994)。所以早期療育專業人員進行家庭服務時除了兒童評量以外,還要包括家庭評量,運用生態評量的方式,瞭解家庭社會支持情形,並提供相關的支持服務,包括工具性的支持、訊息性的支持、情緒性的支持等,以提升早期療育服務的效果。 參考書目:王天苗(1995)。心智發展障礙幼兒家庭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10, 119-141。 施怡廷(1998)。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對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秀玉 (2007/12)。影響早期療育家庭使用資源之相關因素。 社區發展季刊,120,233-251。 萬育維、莊凰如(1995)。從醫療與福利整合的角度探討我國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療育制度之規劃。社區發展季刊72,48-61。 Caplan, G.(1976). The family as a support system. In cooper, C. L., & Payne, R.(1980)Current concerns in occupational stres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Cobb, S.(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Dunst, C. J., Trivette, C. M., & Deal, A. G. (2003) Eabling and empowering families. In C. J. Dunst, C. M. Trivette & A. G. Deal (Eds.), Resources,Social Support, and Familily Functioning (pp.23-34). Newton, MA: Brooklin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