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Pilot study of the mustard seed program for families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children 蕭珮如、陳蓁蓁、劉士伶、陳汝珍 Pei-Ju Hsiao1, Chen-Chen Chen1, Shin-Lin Liu, Ju-Chen Chen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 Changhua County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研究背景與目的聖經中提到「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了,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馬太福音13章:31、32節)。」家長是孩子生命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老師,當發現孩子是發展遲緩兒童時,家長容易陷入挫折與惶恐中。在影響家庭接納發展遲緩兒童的因素包含有:家庭成員的個性、家庭的型態、家庭成員的互動、健康及安全等,因此專業人員如何與家長及家庭成員作溝通,是早期療育服務發展的趨勢(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2000)。 早期療育服務體系中設置個案管理的機制,藉由協調、整合的功能,提高服務的可近和連續性(陳順隆,2005)。個案管理強調兩個重點,一方面,它著重在發展或強化一個資源網絡(resource network);另一方面,個案管理除了增進案主使用資源的知識、技巧及態度,更著重在強化案主個人取得資源及運用資源網絡的能力(王玠、李開敏、陳雪眞譯,1998)。因此,透過個案管理服務適時扮演家庭與專業體系間的橋樑和溝通者來幫助這些家庭接受早療服務是臨床實務者的重要工作。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於九十七年十月到九十八年六月份,以所申請之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補助之「身心障礙機構早期療育專業服務成效提升」補助款提供芥菜種方案,設置「親子補給站」,提供親子休憩及培養親職教養的空間,依家庭呈現之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務。 研究方法 本研究由研究者所設計之家長半結構訪談大綱,針對「親子補給站」所提供服務情形進行訪談,以探究方案中對教具設備、上課內容、外借服務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務對兒童發展與照顧者教養能力改變情形。 研究發現 經由與五位家長個別訪談之後整理出研究發現如下: 1、親子補給站教室內資源豐富,教具教材設備新穎,環境佈置舒適、溫馨、清爽,讓人走進 去時感覺很舒服! 2、由親子補給站教室提供的課程包括配對、拼圖、積木、畫圖、扮家家酒、繪本、滾球、投 球、分辨顏色、圖形練習、練習分類等,上課內容多元、多種且多變化。 3、教具外借對居家生活中的親子互動有幫助,能借教具回去一來可以減輕家長經濟壓力,二 來遲緩兒童每天在複習的當中,學習潛能就會發揮!同時可以配合教具作居家生活的情境 與實物比對,讓遲緩兒童學習的內容能類化到生活中。 4、遲緩兒童在情緒、人際、語言、認知方面有改變明顯,像是:「哭的次數減少了、命令比較 聽得懂、語言有進步,認知方面也比較會記得這是什麼東西、會模仿動作、聲音、從容易 分心…到現在比較可以專心了、比較不會害羞、比前更會問、表達…更會講!以前剛開始時 講一大串話都聽不懂,現在慢慢的懂更多、講更多,也會主動幫忙做事情。」 5、家長於課程中學習不同親職策略有助於遲緩兒童的發展,像是:「要看孩子有進步的地方, 不要看他缺陷的地方!慢慢去發揮孩子的長處…老師提到若是孩子不要吃飯就要換一種方 式,像是減少量、把菜藏在飯裡…老師教我回家後就抱抱他,給孩子一個愛的保證,意思是 我沒有因為妹妹而不夠愛他這樣子!」 結論 芥菜種方案的服務歷程強調家庭充權,提供家庭支持性和個別化的家庭服務計畫,除了由早期療育服務專業人員直接協助遲緩兒童之發展能力,也強調藉由家長教養能力的改變來促使發展遲緩兒童獲得生長所需之協助,鼓勵家長透過「親子補給站」的使用,能以自己的雙手給予孩子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