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十屆 學齡前扁平足篩檢探討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Footprint analysis in Preschool Children
洪藝純1,2、簡郁佩2
Yi-Chun Hung1,2, Yu-Pei Chien2
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復健科1、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2
Chang Bing Show Chwan Memorial Hospiatal1;
 Graduate of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2


 

研究背景與目的:

許多研究顯示成人扁平足會造成足底受力趨勢和壓力的變異,影響步態與容易形成累積性足部傷害;扁平足的探查可藉由直接觀察評估、墨水足印、X光或3D足部影像記錄等方式,其中足印的記錄雖不能精確的反映出足部內側縱弓的真實情況,但是因為價格便宜,施行方便,在Kanatli U等人的研究亦支持足印所得之arch index與X光所得角度有足夠相關性,仍有許多的學者使用足印分析法對正常族群進行扁平足的篩檢和分級。因此本研究希望以簡便的足印採集,來探測學齡前兒童扁平足的發生比例、相關因子、以及扁平足與單腳平衡表現的影響。

 

 方法:針對鹿港地區4到6歲兒童採集足印進行扁平足篩檢,總計10家幼稚園,共收案767位兒童。讓受測兒童在扶持下單腳站立於足印採集板上取得足印。在平衡能力方面則以慣用腳單腳站維持平衡的秒數作為指標。在資料處理及分析部分,本研究採用Chippaux-Smirak index 和arch index 兩種扁平足評量方式作為扁平足的判定,Chippaux-Smirak index的標準為:0.1~29.9%為正常,30~29.9%為輕度扁平足,40~44.9%為中度扁平足,≧45%為重度扁平足;arch index的標準為:0.3~0.59為正常,0.6~0.89為輕中度扁平足,≧0.9為重度扁平足。資料分析內容有基本資料、扁平足篩檢率、扁平足程度和平衡能力之相關,以描述性統計呈現之。利用SPSS 13.0版進行統計分析,使用卡方檢定、G係數(Gamma coefficient)和ANOVA作相關因子探討,統計方法之顯著水準皆訂於0.05。


 

結果:接受扁平足篩檢的兒童共767位,其中男生397名,女生370名。以Arch index評估扁平足的結果顯示:四至五歲扁平足比例達99.5%,五至六歲達97.1%,六歲以上為98.4% (表一);以Chippaux-Smirak index評估扁平足:四至五歲扁平足比例為91.9%,五至六歲89%,六歲以上86.2%。(表二)

 

表一  Arch Index扁平足篩檢率
 

扁平程度      年齡 4-5 5-6 >6 
正常

0.5% (1)

2.9% (11)

1.5% (3)

輕至中度

17.2% (34)

20.9% (78)

25.6% (50)

重度

82.3% (163)

76.2% (285)

72.8% (142)

扁平足比例a 99.5% 97.1% 98.4%



a扁平足比例為重度與輕至中度比率之總和。

 



表二  Chippaux-Smirak Index扁平足篩檢率
 

扁平程度      年齡 4-5 5-6 >6 
正常+輕度

4%(8)

5.3%(20)

4.6%(9)

中度

4% (8)

5.6% (21)

9.2% (18)

重度

91.9% (182)

89% (333)

86.2% (168)

扁平足比例b 95.9% 94.6% 95.4%



b扁平足比例為重度與中度比率之總和。
 

    扁平足與性別的相關性,使用chi-square分析,孩童足底扁平程度和性別之間存有顯著相關(表三)。而與年齡的相關性,使用Gamma coefficient進行資料分析,以Arch index為評量標準的結果顯示,孩童年齡和足部扁平程度間有顯著的負相關(G=-.159,P=.021),即年紀越大足部扁平的程度越低。但以Chippaux-Smirak Index為評量標準的結果卻未達.05之顯著水準(G=-.166,P=.076)。

 

表三 扁平足和性別相關性

 


*P<0.05
 

扁平足程度和單腳平衡間的相關,以ANOVA分析顯示,無論是用Arch index或Chippaux-Smirak index評估,不同扁平程度的孩童在單腳平衡的表現皆有差異,達.05顯著差異(Arch index和單腳平衡秒數間相關P=.013;Chippaux-Smirak index則P=.008)。經過LSD的事後比較可知,平衡秒數輕度扁平足>中度扁平足>重度扁平足,即扁平足程度越嚴重其平衡能力越差。

 

結論:在本研究中扁平足的篩檢率在男童較高,及學齡前階段扁平足比率隨著年齡下降的趨勢,和2001 Lin等人對臺灣學齡前正常兒童所做的研究和2006 Pfeiffer et al.的結果一致;但在本研究中的幼稚園扁平足篩檢每一年齡層皆高達94%以上,相較於Lin( 21%-28%)和Pfeiffer(24%-65%)的研究結果為高,或許因為扁平足判定的標準不同,或者地理區域上的因素,都值得未來更進一步的研究。

    學齡前扁平足大多屬於可回復性之扁平足,但仍會影響兒童步態及單腳平衡的能力,所以扁平足不單是靜態的足部結構問題,更關乎一連串下肢動態功能的改變,雖然目前對於學齡前扁平足的治療各方看法不一,但基於學齡前扁平足的高盛行率,值得更多的研究對此領域做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字:扁平足、足印、平衡能力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