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十屆 運用童繪本提升新移民女性語言能力及親職技巧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 Promoting New Immigration Women’s Language Ability and Parenting Skill 
魏毓勵1、黃立琪2*、林綽娟3、洪美智4
Yu-Li Wei 1, Li-Chi Huang 2* , Chouh-Jiaun Lin 3 , Mei-Chih Hung 4 
 1, 2, 3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4臺中市中區衛生所1, 2, 3
Department of Nursing,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4 Central District, Taichung Public Health Center


 

研究背景與目的:新台灣之子的國小階段語言發展遲緩比率平均為8.2%(教育部, 2005)。母親語言溝通能力與兒童之語言發展具有密切關係,新移民的子女語言發展遲緩,大部份非器質性造成,但卻與後天的學習及文化刺激有關。因新移民媽媽受限於文化與語言的隔閡,缺乏吸收正確教養資訊的管道,在育兒過程中面臨許多困難與挑戰。本研究以運用童繪本加強新移民媽媽語言溝通能力及親職技巧。  


方法:對象以台中市西區的新移民女性已婚並育有子女或計畫要生育的為主,問卷調查新移民媽媽學習需求意見,有效問卷31份。問卷發現,新移民媽媽希望參加的課程:1.如何教育小孩。2.親子相處之道。3.嬰幼兒居家安全。4.認識小孩的發展。5.育兒技巧。以問卷結果及社會學習理論為基礎,對28位新移民媽媽給予6次(5週)的介入課程,課程包括親子共讀繪本方法,繪本故事的理解,實際演練活動,識字練習,及如何運用公共資源借閱童書等方法。共上7本童繪本及3首童謠。親職技巧包括表達技巧,親子相處之道等。所選讀之繪本內容包括幼兒照護的知識、居家安全的方法、親子互動的樂趣、父母角色與形象等兒童照護相關議題。介入課程的評量方法為學員參與率、親子共讀行為次數統計、課程滿意度、語言能力技巧評核,及學習心得單。

結果:學員上課平均出席率為86%。介入課程結束後,每位參與的新移民媽媽都可以獨立完成一本童繪本朗讀,語言能力技巧平均分數85.8分。每週與孩子說故事比例,由原先7%上升至67%;與孩子說故事次數,由原來1週0次上升至1週5次。新移民媽媽借閱童書的次數,由原先0%上升至42%。學員對課程內容的滿意度為79%,對課程方法的滿意度為92% (n=24)。學習心得單統計結果依次為:1.我會有心動想說故事。2.我很快樂,聽到老師講故事給我們聽,我回家要講故事給孩子聽。3.我覺得陪伴小孩成長,會成為一個很幸福的媽媽,我要努力學習。學員表示親子共讀與孩子互動的樂趣,其成就感高,容易得到家人支持,效益佳。 


結論:結果顯示新移民媽媽從閱讀童繪本中,因增加與兒童互動次數及技巧,提升親職能力,因學習中文語言,增加了語言溝通能力,對於她們在台生活適應有正向的影響;又從故事中吸收如何正確教養孩子的觀念及方法,並透過團體互動的交流,分享親子間互動,增加新移民媽媽學習動力。而親子共讀是為孩子奠定終身閱讀習慣作準備。建議應鼓勵新移民媽媽與兒童一起閱讀童繪本,不僅增加新台灣之子的語言發展機會,且提升新移民媽媽語言溝通能力及親職互動技巧。 關鍵字:新移民女性語言能力、親職技巧、童繪本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