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十屆 中部地區兒科護理人員參與早期療育之調查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investigation on pediatric nurses’ participation in early intervention in middle Taiwan
尤珮芳1*、沈宗憲2       Pei-Fang Yu1*,Tsung-Hsien Shen2
1 2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研究生
1 2 Graduate student in Graduate of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Taichung University


 

背景與目的:

隨著國內早期療育各項法規的推動,許多專家皆認為早期療育能帶來顯著的成效。根據過去研究指出護理人員在參與早期療育最大的困境不在於對個案的發現,而是在早期療育的訓練缺乏、知識及技能不足、工作內容繁瑣、時間的受限、缺乏個案管理的經驗、社區資源自覺程度不足、單位主管的態度、資訊網絡尚未建立……等因素(黃秀梨、邱怡玟,1999;連心瑜、吳亭芳、陳麗如、毛新春,2005;吳美連、唐景俠,2004;陳素珍、池美華、蘇本華,2004)。研究者本身之一為兒科護理人員,為了能更真實瞭解在兒科之護理人員參與早期療育之狀況,是否亦有上列之困境因素存在,故本研究旨在調查並了解兒科護理人員參與早期療育之情形。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方式,從中、彰、投三縣市選取同意接受問卷調查之醫院兒科單位護理人員為調查對象,以自編式結構問卷進行橫斷式調查,護理人員根據自身參與情形填答問卷,共郵寄127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123份,回收率為97%。


研究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中部地區醫院兒科護理人員參與程度最高部份為「提供先天性代謝異常新生兒篩檢」、「使用我國兒童生長曲線圖評估生長狀況」等方式發現個案;但在使用篩檢工具方面,調查結果顯示,「使用一致的篩檢工具」及「通報工作」部分卻是參與程度最低部分;再者,發現大學畢業護理人員參與早期療育的情形顯著高於專科畢業之護理人員;除此之外,調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職級、年資、參加相關研習均不影響其早期療育參與情形,且參與情形平均得分中多數題項皆不高於中間值(2.5)。

研究結論:

本調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能充分發揮「發現個案」的角色功能,但護理人員對於使用一致、標準化的篩檢工具卻是普遍偏低,其可能因素在於醫療院所提供的「新生兒篩檢」及「生長評估」服務為「必須」執行的部份,而「篩檢發展遲緩」、「通報轉介」僅是「應為」的執行部分,因此,有可能使護理人員在此部分雖有參與,但角色功能卻不明顯。最後,期望藉由此研究調查結果能可提供增進護理人員參與早療之建議。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