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Literature analysis on Studies of Parent-teacher Class Cooperation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盧信惠1*、呂君蕙2、吳樎椒3 Hsin-Hui Lu1, Jun-Hui Lu2, Suo-Jiao Wu3 1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2台中市忠孝國小附設幼稚園、3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1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2Kindergarten of Chung-Hsao Elementary School, Taichung City, 3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特殊兒童的家長比一般兒童家長面臨更沉重的壓力,其壓力不但影響兒童的發展學習,更造成家庭各方面巨大改變;專家認為早期療育對特殊幼兒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除了家庭,學校也是促進早期療育成效的關鍵,家庭和學校若能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不但能促進孩子的學習,更能減輕家長的壓力。王天苗(1995)指出,父母若積極參與特殊兒童教育,可增進兒童發展及學習表現,並增加親子互動和改善親子關係。 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獻分析之方式,蒐集特殊兒童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相關研究,並歸納分析阻礙特殊兒童家長親師合作的因素以及親師合作的策略。 研究結果:一、阻礙特殊兒童家長親師合作的因素:陳惠茹(2004)綜合相關研究指出,影響特殊兒童家長親師合作在家長的因素有:(一)教育程度:學歷較高的特殊兒童家長對於參與學校教育的看法高於學歷低者(Shriver & Kramer,1993);(二)社經地位:高社經地位的家長對參與特殊教育的態度,比低社經地位家長更為正向(賴怡蓉,1999);(三)收入:高收入父母比低收入父母對於參與專業團隊會議更感興趣(Shriver & Kramer,1993)。陳雅婷(2010)認為親師合作資源班教師所面臨的困難有:(一)行政層面:人力不足;(二)教學層面:教學內容無法於普通班或家中類化使用;(三)班級經營:經費、設備的缺乏;(四)資源層面:缺乏人力資源、社區資源。二、特殊兒童家長親師合作策略:劉城晃(2001)認為實施國小啟智班親職教育方式有:1.健全推動親職教育小組;2.完整規劃親職教育活動;3.確實建立社區資源網絡;4.充分了解家長背景與需求;5.提供多元化的親職活動;6.加強充實教師親職知能。而鄭雅薇、馮鎮城(2010)認為促進特殊學生親師合作方式有:1.邀請家長參與新生報到;2.鼓勵家長參加子女教育有關會議;3.邀請家長參與學校各項活動;4.開辦家長增能、研習課程;5.開辦家長支持性成長團體;6.心靈成長與壓力紓解課程與活動;7.親子成長課程之規劃;8.協助家長進行學生生涯規畫;9.相關專業人員提供知能及諮詢服務;10.發行刊物。 結論:綜上所述,要有效的介入協助特殊兒童,關鍵在於學校與家庭的充分合作,學校與家長應共同面對親師合作所面臨的困難,雙方要以多元化以及更有效率的方法達成親師合作。在特殊兒童學習的路上,老師和家長永遠是最密切的夥伴。 關鍵字:親師合作、家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