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A Case Study for Inclusion Education Model Explore in Kindergarten in China-Taking Beijing Modern Art Kindergarten as an Example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國際“融合教育”思潮和國內義務教育“隨班就讀”政策的影響下,特殊幼兒尤其是自閉症兒童學前階段的“融合保教”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然而在政策導向和社會支援尚不完善的現階段,特殊幼兒融合保教的中國化、本土化是一個亟待深入研究的問題。本研究以融合保教開展較好的北京市海澱區現代藝術幼稚園為個案,以社會生態模式為理論基礎,借助北京師範大學特教系博士生碩士生的研究力量,力求探討一套適合中國大陸普通幼稚園的融合保教模式系統,以為更多的特殊幼兒提供融合社會支援環境和著眼於生活品質的教育康復訓練體系。 方法: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相結合,通過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實驗法等,探討融合保教幼稚園的課程設置,教師成長及專業化發展,教師評價體系,家長課堂系統,自閉症兒童共同注意狀況及干預方案,普通同伴對特殊幼兒的社會支持狀況及同伴干預效果。 結果:由於研究目標多而複雜,幼稚園將教師分為若干教研組,分別由北師大博士、碩士、園領導及骨幹教師帶領,負責不同的研究內容。通過制定教研制度,在時間和人力分配上保證了研究的順利開展。各研究組經過查閱文獻,閱讀特殊幼兒檔案,設計了《教師成長方案》,《北京現代藝術幼稚園教師月評標準》(普教教師版、特教教師版、保育員版),《家長課堂方案》,《家長課堂滿意度問卷》,《自閉症兒童共同注意干預指標》,《普通幼兒對特殊兒童社會技能支持現狀調查問卷》,《特殊兒童社會技能量表》,《同伴培訓指導手冊》。依託這些方案,園內設置課程內容:ABA、TEACCH、感覺統合、奧爾夫音樂治療、RDI人際交往遊戲、數學思維、多媒體教學、箱庭治療、美術治療、語言治療、陶藝鋼琴等興趣課;課程形式則有個訓課、小組課、普通融合、普班補差。
教師月評分為普教教師、特教教師、保育員三種版本,每月一次,由教師自評、領導他評、家長評價三者依不同權重綜合給分,評價結果直接和教師月工資績效掛鉤。家長課堂每月開展一次,提供家長交流經驗、傳遞特教知識、共用資訊的互動平臺,課堂結束後家長填寫滿意度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家長歷次滿意度達95%以上。
自閉症兒童共同注意干預指標包括注視跟隨、手指指示跟隨(屬於應答性共同注意),注視交替、手指指示、主動展示(屬於自發性共同注意)。自閉症兒童社會技能同伴干預通過創設理解、關懷的人文環境,達到提高特殊兒童生活品質的目的。增設箱庭治療課,所有參與幼兒在經過3-5次之後在心理水準和思維水準上均有明顯提升。經過一年的行動研究,幼稚園融合保教專業化水準提高,在行業內知名度大幅提升,並承擔北京市學前特殊教育示範基地(37所)骨幹教師繼教培訓。 結論:結果顯示北京現代藝術幼稚園的融合保教模式涵蓋了教學、干預、家園、教師成長等方方面面,系統全面,具有操作性,在同行和家長群體中獲得很高的滿意度和認可程度,可以推廣到類似其它幼稚園。 關鍵字:融合保教、干預、生活品質、社會性、共同注意、特殊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