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十二屆 發展遲緩兒童父親參與早期療育服務經驗之文獻探討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A Literature Review on Experiences and Exploration of Fat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with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陳淑玲1、吳佩芳2、劉姿佳3
Shu-Ling Chen1, Pei-Fang Wu2, Tzu-Chia Liu3

 

1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2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助理教授、3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
1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2Assistant Professor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3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發展遲緩兒童父母對於兒童病徵的認識、家庭的調適、接受早期療育的現況或是與醫療機構的溝通及互動關係都是密不可分的,現今台灣社會,女性仍擔任照顧與教養孩子的主要責任,然而在雙薪家庭日漸普及的今日,教養孩子已不是女性單獨的責任,更何況是當家中有發展遲緩的孩子時,希望藉由此文獻探討,能了解家庭中有發展遲緩孩子的父親對於早期療育服務的認識,及其參與的意願與方式。

方法:本研究以文獻分析之方式探討發展遲緩兒童父親參與早期療育服務之經驗,除了增進父親對於發展遲緩兒童之概念外,並分別從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的調適、父親參與兒童學習的重要性及父親參與早期療育服務之現況等面向來探討父親參與發展遲緩兒接受早期療育過程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其影響力以及其必要性。

結果:
一、發展遲緩兒童的家庭調適:身心障礙兒童父母的調適期因人而異,在歷程上都有共通的歷程,包括:1.震驚、憂慮、絕望、拒絕2.憤怒不平3.祈求許願4.沮喪及失落感5.接納(陳昭儀,1995、何金珍,2006;Dorros & Dorsey,1988;Pressman,1987)。

二、父親參與兒童學習的重要性:『父母的參與』一直是兒童學習成就上一個非常重要預測的指標(王朝明,1998),然而現代小家庭中少子化的現象,以及女性投入職場,男性被期待分擔家務、教養責任更加突顯父親存在的重要。根據研究指出,影響父親教養參與的因素很多,包括:角色認同、配偶的態度與信念、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職業、工作時數等,其中父親的教育程度較高者通常能提供較多的協助、也較能投入和參與家庭中子女的教養工作(劉宣緯、陳若琳,2008,利翠珊、陳富美,2004,許學政、蔡嫈娟,2004)。

三、父親參與早期療育服務之現況:根據父親參與早期療育之問卷調查報告(姜堯民、林淑娟、高淑萍,2000)指出,父親的教育水準及收入狀況是影響父親參與早期療育最影響因素,再者,父親能否接受家有發展遲緩兒童亦是影響其實際參與孩子療育的重要因素。在其研究中,父親們認為,所需要的協助,經濟上補助有最好,而所認為最需要的是有關早期療育知識的吸收及各種醫療資源的取得。要突破父親參與孩子的療育工作,對父親的心理輔導與建設是首要工作,鼓勵父親能夠走出來,多多參與早期療育活動,一定能感受早療的有用性。

結論:父母在早期療育工作中扮演同等重要的關鍵角色,夫妻雙方必須共同面對孩子在發展上的問題,例如:了解孩子的發展情形、陪同孩子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對不同障礙類別之認識及對療育內容之瞭解。唯有了解自己的孩子,專業相關人員也才能提供必要之協助。此外,應多鼓勵雙親輪流參與發展遲緩兒童之學習與治療,因為教養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尤其發展遲緩兒童的療育工作,更是需要父母雙方的配合。

關鍵字:父親參與、早期療育、發展遲緩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