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記事

第十二屆 保母人員對早期療育服務認知與服務專業知能需求之探討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Awareness of Babysitter Staff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ypes of Intervention Services
汪令娟1、吳佩芳2  Lin-Chung Wang1, Pei-Fang Wu2
1.2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
1.2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婦女相繼投入勞動市場後,領有專業證照的保母人員,已成為補充父母照護、教養孩子角色之首選,對於目前以家庭為中心的早療服務模式趨勢,保母人員對早期療育服務知能與需求是值得探究。早期療育服務主要是協助0-6歲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解決所面臨之醫療、社政與教育等問題,以增進兒童發展能力,更能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質及其功能。因此,透過本研究,期以瞭解保母人員對早期療育服務之認知,保母人員在早期療育服務之重要性,及保母人員對早期療育相關知能之需求。

方法:本研究以文獻探討的方式,旨在瞭解保母人員對早期療育服務認知與服務專業知能需求。透過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Google學術搜尋與SCO文獻搜尋平台及政府官方網站,搜尋有關「保母人員」、「早期療育服務認知」、「早期療育服務知能需求」等相關文獻,共搜得826篇中英文論文,最後截取與本研究有高度相關的文獻共計51篇進行分析。

結果:一、保母人員培訓與專業成長有助於早期療育服務之提供,但仍有改善空間:保母人員培訓對其專業知能,不僅提供保母對於一般幼童之照護,更有助於照護其他有持殊需求之兒童。在職研習課程規劃中,雖然有「早期療育」與「特殊教育」課程之規劃,但實用的滿意度低落,未符合保母人員實際需求。二、保母人員在早期療育服務具重要的地位:家庭托育服務是0-2歲幼童主要的托育服務方式,而家庭托育之服務提供者,除母親及親屬外,就以保母人員為主,面對每年約有超過1萬個發展遲緩兒童通報個案,且在發展遲緩個案數逐年增加之際,保母人員在早期療育之角色是不容忽視。三、保母人員對早期療育服務專業知能需求偏低:從保母人員在職訓練需求調查,卻發現保母人員對於早期療育相關知能之需求,不及於兒童健康照護相關知能需求。

結論:一、提昇保母人員早期療育服務知能:(一)增設「早期療育服務」課程單元。(二)以系統性規劃早期療育服務課程。二、強化保母人員在早期療育服務之重要性:(一)加強保母人員對早期療育服務之使命感。(二)加強保母人員在保母人員之服務倫理教育。三、提昇保母人員對早期療育服務專業知能需求:(一)早期療育服務課程設計應符合保母需求。(二)早期療育服務相關課程規劃專業化。(三)強化保母人員對發展遲緩兒童篩之發現、篩檢與通報之重視。

關鍵字:保母人員、早期療育服務知能、早期療育服務專業知能需求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