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Effect of Inter-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Group on Autistic Children's Social Skill 施美英1、黃璨珣2、賴宣安2 Mei-Ying Shih 1 , Tsan-Hsun Huang 2 , Hsuan An Lai 2
*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安南分部 St. Raphael Opportunity Center-AnnanBranch 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瑞復社會福利基金會 St. Raphael Foundation
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年來,許多學者開始探討廣泛性自閉症兒童(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大都有社會溝通問題,甚至在研究中顯示有35%到40%的自閉症者中,終其一生無法發展出具有溝通意義的口語。廖芳碧和朱經明(2002)提出對於還未發展有口語能力或仿說能力或只具有辨識簡單圖形能力的自閉症者,若能適當使用圖形溝通訓練,可有效降低因自閉症者無法適當使用語言表達需求或情緒的不適當行為,也可以促使他們有溝通的動機及主動表達的意願。國內外過去研究結果以社會故事介入,對於自閉症兒童人際互動行為由稍有到中等的效果,且學者發現執行感覺統合治療可使自閉症兒童警醒回到適當情境。 目前Dr. Deborah A. Marr整合社會故事與感覺統合理論來施行感覺故事,藉此提升高功能自閉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對於認知功能稍弱的自閉兒來說,感覺故事的操作則有其困難度,所以決定以故事結合動作做為情境設定並加入感覺策略的演練來介入訓練,以因應動作影像(motor imagery)的原理。故本研究目的:透過引導式感覺輸入,使泛自閉症孩童人際互動及社會溝通能力提升。 方法: 研究對象是以1名泛自閉症兒童為對象,且接受學齡前兒童行為量表(Chinese Child Developmental Inventory, CCDI)、文蘭適應行為量表(Vineland)、自閉症兒童學前行為檢核表評估其溝通及社交能力,至少落後實際年齡一年以上者。 本研究分成二階段 1. 泛自閉症兒童在4-6人的動故事團體中,一起進行依據繪本故事情節設計感覺動作演練情境,團體頻率為每週一次,每次一小時,進行一個月。 2. 泛自閉症兒童跨情境在陌生班級中參與日托班單元課程,並觀察他與老師/同學互動情形。頻率為每週一次,每次一小時,進行一個月。 3. 經過訓練後再接受學齡前兒童行為量表(Chinese Child Developmental Inventory, CCDI)、文蘭適應行為量表(Vineland)、自閉症兒童學前行為檢核表評估其溝通及社交能力的進步程度。 結果: 結果顯示此團體運用於泛自閉症兒童的溝通、社交技巧有提升的效益。 結論: 此研究之對象只有一名,較難以呈現繪本故事情節結合感覺動作演練情境,對泛自閉症兒童人際互動及社會溝通能力的信度,未來將增加個案人數以提升研究之信度。 關鍵字:跨專業整合性團體 社會故事 感覺故事 動作影像